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金融事件

第七章 墨西哥金融危機(2/3)

    12月20日匯率從最初的3.47比紹兌換l美元跌至3.925比紹兌換l美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隨比紹貶值,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走資金,墨西哥外匯儲備在20日至21日兩天銳減近40億美元。這場金融市場混亂,從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時間,墨西哥比紹兌換美元的匯價就暴跌了42.17%,不幸的是,這隻是這場經濟危機的序幕,更嚴重的後果還未上演。

    在國外學術界亦將這一金融危機稱作“比紹危機”,最好的體現了比紹貶值就是這場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塞迪略政府之所以在上台後不久就宣布貨幣貶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匯儲備不斷減少,無法繼續支撐3.46比紹兌1美元的匯率。那麽,墨西哥為什麽會陷入外匯儲備不足的困境呢?

    薩利納斯上台後,政府將匯率作為反通貨膨脹的工具,即把比紹釘住美元。以匯率釘住為核心的反通貨膨脹計劃雖然在降低通貨膨脹率方麵是較為成功的,但是,由於本國貨幣貶值的幅度小於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幅度,幣值高估在所難免,從而會削弱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據估計,如用購買力平價計算,比紹的幣值高估了20%。此外,這樣的反通貨膨脹計劃還產生了消費過熱的現象,墨西哥國內對進口產品的需求繼續增加。在進口急劇增加的同時,墨西哥的出口卻增長乏力,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為了穩定外國投資者的信心,墨西哥當局除了表示堅持比紹不貶值以外,還用一種與美元掛鉤的短期債券取代一種與比紹掛鉤的短期債券。結果,外國投資者大量賣出與比紹掛鉤的短期債券,購買與美元掛鉤的短期債券。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墨西哥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已高達300億美元,其中1995年上半年到期的就有167.6億美元,而外匯儲備則隻有數十億美元。事實表明,墨西哥政府用與美元掛鉤的短期債券來穩定外國投資者信心的做法是不明智的。這種債券固然在短時間內達到了目的,使200多億美元的短期外資留在國內,但由此而來的風險更大,因為比紹價值的下跌,不管其幅度大小,都會降低間接投資的利潤,從而加劇資本外流,也使短期債券市場麵臨更大的動蕩。

    因此,到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政府已處於一種越來越被動的局麵。一方麵,無法擺脫對外國間接投資和短期國債的依賴;另一方麵,這兩種資金來源使墨西哥經濟愈益脆弱,政府的回旋餘地不斷縮小,而金融投機者的影響力則持續增加。當政府宣布比紹貶值後,金融投機者便大量拋售短期國債。 所以說,外匯儲備的減少、比紹的貶值是墨西哥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而用投機性強、流動性大的短期外國資本彌補巨大的經常項目赤字,則是金融危機的深層次根源。

    比紹貶值引發的外匯市場上的混亂迅速就蔓延到了墨西哥股市上。墨西哥吸收的外資,有70%左右是投機性的短期證券投資。資本外流對於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應聲下跌。不到兩個星期,12月30日,墨西哥IPC指數跌6.26%。1995年1月10日更是狂跌11%。到3月3 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數已跌至1500點,比1994年金融危機前最高點2881.17點已累計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甚至超過了比紹貶值的幅度,危機進一步加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