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金融事件

第六章 日本股災(1/3)

    1990年日本發生的一場股災,隨之引起的經濟衰退期限之長、程度之深而讓世人瞠目,它在日本引起的惡性後果可比於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到現在為止日本依然未能回到當初的繁榮狀態。

    (一)“日本的時代”

    二戰後,美國曾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元成為“超級貨幣”。198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形成了股票市場的上升通道。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經濟正為“滯脹”所困擾,1980 年,美國的通脹率為13.5%,失業率為7%,經濟增長率為-0.2%,財政赤字為738億美元,貿易赤字為150億美元。為了克服“滯脹”,裏根政府以減稅為核心,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通過緊縮性貨幣政策,提高利率,抑製通貨膨脹。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對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大量資金流入美國市場,導致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對其他10個發達國家貨幣的多邊匯率上升了73%。

    美元升值擴大了美國貿易赤字。1980-1984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從150億美元增加到1130億美元,與此同時,日本對美貿易順差從 76.6億美元增加到461.5億美元。巨大的貿易差額在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債務國的同時,也使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1985年9月22日, 美國、日本、西德、英國和法國五大當時的經濟強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 當時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為此陷入困境的美國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介入匯率市場。此後,日元迅速升值。當時的匯率從1美元兌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後的1美元兌120日元。由於匯率的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帳麵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當時日本政府為了補貼因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產業,開始實行金融緩和政策,於是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

    在以上因素刺激下,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為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向債務人大量貸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帳麵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欲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

    1985年到 1986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這並沒有打擊國內的投機熱。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為隻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麽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為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岩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但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的觀點,認為土地價格被遠遠抬高了,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二)泡沫破滅

    當時為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為休閑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豪華跑車、海外旅遊景點等等。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為“ 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著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