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金融事件

第二章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2/4)

    隨著“交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此時的交子具有了統一的麵額和格式,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交子”的輕便易行為商人所喜歡,加之“交子鋪”的高信譽,漸漸地成為大家所接受並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從而具有了信用貨幣的特征,演變為鑄幣的符號,成為了真正的紙幣。作為紙幣的交子跟金銀銅鐵等鑄幣比,本身並沒有什麽價值,如果沒有鑄幣作支撐,其本身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因此,其流通功能的實現在於人們信任這一紙幣能夠代表實際的鑄幣,隻要信用有保證,這一紙幣就能夠發揮其流通的功能而合理地存在下去。這種“交子”因為是民間發行的,尚未取得政府認可,後來又稱為“私交子”。

    (三)私交子轉化為官交子

    然而信用的維持並不容易,一般人沒有能力長期保證這一信用的存在。富商主持下的交子因為富商道德的喪失或者經濟條件的變化。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不久就出現了“富民貲稍衰,不能償所負”的局麵,從而導致信用危機的出現,也就使交子無法由私人繼續主持發行下去。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

    這時在政府中出現了一個推動“私交子”向“官交子”轉變的關鍵人物,此人就是北宋名臣張詠。他曾兩次擔任益州知州,恩威並用,蜀民畏而愛之。正是在張詠擔任益州知州時,規範了“交子”。他從眾多交子戶中,精心遴選“信譽良好”,財力雄厚,以王昌懿為首的16戶,作為官方認可、支持保護的交子特許經營戶。他要求這16戶嚴格監督管理私交子的印製、發行、運營,保證自由交換和隨時兌現。16戶豪民互相“連保”發行交子。他們“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各自隱密題號,朱墨間錯,以為私記”。交子的麵值,按收入現錢貫數,臨時書填。交子兌現時,每貫扣下30文,作為利錢。至此“私交子”的發行算是取得了政府認可,由民間商鋪自發的一種擔保貨幣成為了官方認定的紙幣,正式在市場上流通。因此,人們稱他為“交子”之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