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滿滿的幸福

第57章 漫天要價(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他們暗暗慶幸:還好正式踏上職場之前,自己能先跟著顧哥混。要是沒有這些曆練,以後出去被誰坑了都不知道。

    當顧哥對手的家夥,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敲打過後,顧轍才開始分析幹貨:“我覺得,他們現在這陣仗,既重視,又緊急開會穩住我們,肯定是要買我們的授權了。現在開會,肯定是在商量具體的交易方式、想壓我們的價。

    我一直防著他們產生‘原來這種新材料就是捅破一層窗戶紙的事兒、我上我也能研發出繞過現有材料、找到同類但性能也達標的材料’的自大心態。

    一旦這種心態產生,對材料發明賣上好價錢是非常有害的。尤其有機高分子領域,這種事情太多了。工業材料其實還不算重災區,最重災區的是生物製藥。

    很多有藥效的有機物,再稍微加點化學鍵、掛個支鏈,藥效還是能達到的,但是卻繞開了原有化合物的專利,再吹噓一下這個新掛的支鏈有獨到的效果,就能申請成功了。

    所以,我才那麽注意保密,要充分利用法定的保密期限。不能立刻申請公開、並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隻靠現場演示讓他們看療效、原理層麵先留一手。”

    顧轍說的那些行業內幕,徐嵩林靜靜他們原先是不懂的,但最近跟著顧轍混,也學了一些案例,才勉強跟得上思路。

    舉個最經典的例子,在製藥領域,古人其實就知道“嚼柳樹皮能治頭痛”,隻是不知道裏麵的有效成分是水楊酸。

    20世紀初,總算有科學家分離並驗證了水楊酸的藥效,但水楊酸畢竟會傷胃,有副作用,所以最好把它的酸性去掉。這就有拜耳製藥發明了乙酰水楊酸、也就是阿司匹林。

    但實際上,當阿司匹林的配方公開之後,其他廠家都想方設法把“乙酰”這部分改掉,搞個其他各種依然有藥效的水楊酸化合物。

    並且想方設法找論文論證“這種水楊酸的新化合物在減少副作用方麵另有效果”,就把阿司匹林漸漸繞過去了。

    而醫藥領域之所以最重災區,是因為藥物的效果是很模糊的,生命太複雜,有沒有其他效果完全是學術遊說和造勢的結果,誰拉攏的學術權威多誰有理,根本說不清真理。

    好在,顧轍唯一指望的,就是《專利法》給他的合法保密期。

    如前所述,專利製度的本質是“國家用保護,來換取研發者對原理的公開”。你要被保護,就要徹底詳盡地公開原理,讓別人可以“模仿你的研發思路,去嚐試其他研究”。

    但是這種公開,也是有時間差的——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35條:“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XX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XX部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用人話翻譯一下,就是一旦申請實質審查,發明的全部技術原理就會向全社會公開、誰都能查詢。而隻要不申請進入實審、國知局也沒專門盯上你非要主動給你實審,你就能保密一段時間。

    實際司法操作中,還可以利用一次申請撤回權(有條件,而且最多隻能撤一次),以及補正材料時行使的“國內優先權”,再分別延長18個月和12個月的保密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