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滿滿的幸福

第53章 搞互聯網的本事沒有,但借機薅羊毛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最後20天裏,他又研發出了一種新配方,跟12月下旬申請的那種初始版本相比,新配方的劣勢是離心光學精度略低。

    隻能做到“300度近視度數以下的隱形眼鏡,可以一次離心確保精度、無需二次研磨”。

    但好處是“材料在凝膠狀態下的密度,與市麵上現有的隱形眼鏡染色劑高度接近,而且鎖水性更好”——

    說人話,就是終於解決了“離心法也可以生產美瞳,不怕染色劑被離心力甩得分布不均勻”的難題。以後300度以下的美瞳,也能用高效率的離心法直接生產了。

    這一技術進步,在顧轍重生前的世界,要到2010年左右才實現。

    另外,期末考試季的這三周裏,顧轍第一批提交上去的四個發明、七八個實用新型申請,也都拿到了國知局的受理號。

    之前他隻是“申請”,但不代表國知局接受。現在拿到了“受理號”,至少證明國知局稍微看了一眼他的材料,形式上沒問題,也沒什麽一眼看穿的明顯錯誤,已經留下慢慢走審核程序了。

    如此一來,顧轍寒假裏或者年後,想去找人賣專利、談授權,把握也大一些。隻要拿著受理號和能證明產品性能的實物找上門,客戶基本上就不至於把他當成吹牛的騙子。

    最後,顧轍的第一篇涉及實際科研成果的論文,也終於在《東海大學學報(英文A輯)》上順利發表了,趕在了放寒假前最後一期上。

    有了論文,再配合一定的操作,讓業內有實力的企業注意到這項前沿技術,也能容易一些。

    萬事俱備,等過完年之後,顧轍就可以全力兜售他的技術。

    而他之前雇來打零工的那些同學們,這兩個月裏也沒閑著白拿錢,都實打實幫他做了點事。

    比如做市場調研的林靜靜和徐嵩,就做了很多問卷調查、深入了解本地各品牌門店和經銷商對新產品的態度。

    雖然這些調查並沒有找到任何直接可用的商機,卻也證明了顧轍此前的一些猜測、或是幫助他查漏補缺避開了一些坑。

    比如,林靜靜的調研顯示:絕大多數的眼鏡經銷商,對於降低成本的技術進步並不是很感興趣,他們還非常害怕廉價技術被消費者知道後、導致行業暴利維持不住。

    畢竟即使是2002年,眼鏡的售價至少都是生產成本的五倍,多出來的那四倍裏,至少分出三倍用於攤銷門店、人員成本。

    尤其配眼鏡的人都要單獨驗光、給定製化方案的,很少有標準可以參考。驗光機驗光師這些人全靠眼鏡毛利養著。

    所以鏡片本身能不能便宜一點,對於經銷商來說隻占極小一部分成本,他們唯恐新技術拉低了行業逼格,影響了終端售價,巴不得上遊企業和平發展、維持現狀,別搞降本的技術競爭。

    這個調研結論,也算是印證了顧轍最初抉擇的正確:幸好他當初沒錢直接搞框架眼鏡的樹脂鏡片,而是隻能先搞隱形眼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