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小說18

第一章 健康是幸福的源泉(5/5)

    1.嘴唇。是內髒的信號燈。嘴唇蒼白的男人必是貧血,呈紫色者是肺病,黑色的人肝髒患病,發熱的人是紅色。例如,嘴唇微紅而粗糙,且身體酸麻,就要多喝一些蜂蜜,並吃蘿卜泥,不久之後熱會退去。如因貧血而嘴唇發白,應吃一段時間的豬肝。

    2.湧泉穴。點燃香煙,接近到距湧泉穴半厘米處,如是健康的正常人,10秒到30秒之間就會感到熱。若感覺到熱的時間過長,或左右感覺不同的人,可能是交感神經已失去平衡、內髒疲勞或有某種疾病。

    3.小便。喝完啤酒就想上廁所的人,是腎髒健康的證明。喝完啤酒,20歲的人在15分鍾後,30歲的人在20分鍾後,40歲的人在30分鍾以內上廁所,就是健康身體。總之,腎髒功能越強,上廁所時間也越早。撒尿時,尿力不足即是腎髒衰弱的證明。

    4.手掌。一旦遇到下麵這些手部的異常情況應去醫院查明原因。

    ①感覺異常。清晨醒來,兩手發脹、屈伸不利,起床後不久便逐漸好轉或消失。這個現象提示你,可能你的心、腎、肝有病或患有營養不良性浮腫。

    ②麻木。如果經常麻木,年齡又步入中老年行列,或平日患有高血壓病,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③手顫。如果嗜酒成性應考慮是否已有慢性酒精中毒;不飲酒的人應考慮甲狀腺機能亢進;服藥過量、出現神經質、煩躁症時也會出現手顫現象。

    6.體溫:正常體溫為36至37度,高於此為發熱,低於此稱為"低體溫"。後者常見於高齡體弱老人及長期營養不良患者,也可見於甲狀腺機能減退症、休克疾病患者。

    7.脈搏:成人脈搏每分鍾60-100次,如發現過速、過緩、間歇強弱不定、快慢不等均為心髒不健康的表現。老年人心率一般較慢,但隻要不低於每分鍾55次就屬正常範圍。如平時心率較慢,某時突然快至80-90次以上,可能有潛在疾病,應予以關注。

    8.呼吸:健康人呼吸平穩、規律,每分鍾15次左右,如發現呼吸的深度、頻率、節律異常、呼吸費力、有胸悶、憋氣感受,則為不正常表現,應就醫。老年人心肺功能減退,活動後可有心悸氣短的表現,休息後很快就能恢複就不應認為是疾病的表現。

    9.血壓:成年人血壓不超過140/80mmHg。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血壓也相應上升,但收縮壓超過160mmHg時,不論有無症狀均應服藥。單純舒張壓過高,其原因很多,不宜私自服藥,應到醫院就診。

    10.體重:長期穩定的體重是健康的指標之一。短時間內的消瘦見於糖尿病、甲亢、癌症、胃、腸、肝疾患。更年期女性該胖不胖也往往算病。體重短期內增加很多可能與高血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症、附中疾患有關。

    11.飲食:成年人每日食量不超過500克,老年人不超過350克。如出現多食多飲應考慮糖尿病、甲亢等病的存在。每日食量不足250克,食欲喪失達半個月以上,應檢查是否有潛在的炎症、癌症。

    12.排便:健康人每日或隔日排便一次,為黃色成形軟便。老年人尤其高齡,少吃、少動者可2-3天排便一次。隻要排便順利。大便不幹,就不是便秘。大便顏色、性狀、次數異常可反映結腸病變。

    13.排尿:成年人每日排尿1-2升左右,每隔2-4小時排尿一次,夜間排尿間隔不定。正常尿為淡黃色,透明狀,少許泡沫。如尿色、尿量異常、排尿過頻、排尿困難或疼痛均為不正常表現,應就醫。

    14.睡眠:成年人每日睡眠6-8小時,老年人應加午睡。入睡困難、夜醒不眠、白天嗜睡打盹均為睡眠障礙的表現。

    15.精神:健康人精神飽滿,行為敏捷,情感合理,無暈無痛;否則應檢查是否有心腦血管和神經骨關節係統疾病。

    另外一些自檢的標準:

    1.同化和異化

    按照營養的標準,大致可以把人分為兩類:同化和異化。同化的人體形偏胖,通常是能量消耗比較少,身體儲存能量的能力比較強,不容易緊張。同化的人體內鈣的儲存比較多。異化的人體形偏瘦,能量消耗比較大,身體儲存能量的能力比較落弱,時常會感受到壓力,鈣質、維生素B族的消耗量都比較大。異化的人通常是臉型有棱角,肩膀比較薄。同化的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所以深海魚油、維生素E是同化的人營養補充的重點。而異化的人易患神經衰弱、骨質疏鬆等疾病,維生素B族、鈣是異化的人營養補充的重點。

    同化和異化隻是一個簡單的分類,但並不是絕對的,有的人同化中有異化,有的人異化中有同化。同化和異化和分類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營養學。

    緊張會使身體產生壓力,導致身體疲勞,緊張、壓力、疲勞可通過人的眼神來分辨。異化人人動作敏捷,易緊張,如果有足夠的營養素,其承受壓力的能力就會增強;而同化的人則動作緩慢,不易緊張,但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素,同樣會因壓力而受到傷害,導致神經衰弱。

    要判斷異化還是同化,還可根據人的身體動作(即身體語言)來判斷,同化的人說話時身體語言較少,有的同化的人說話隻是嘴動,其他部位不動,而異化的人說話會手舞足蹈。異化的人肝髒的排毒效果一般不好,所以這類人應加強睡眠,減少肝髒的負擔,少吃垃圾食品、辛辣的食物,補充非常多的複雜碳水化合物如粥、稀飯之類,並要少吃多餐。

    2.看臉上的光澤度

    沒有化過妝的人人臉上仍能白裏透紅,則說明其光澤度強,人的臉上光澤度越好說明身體越健康。青青的臉色是身體虛弱的表現或是肝髒有問題。有的人睡眠不好,臉上的光澤就差些,睡眠不好也會使臉上的皮膚很幹,甚至會使皮膚不飽滿。

    3.觀察手指甲

    手指甲有光澤、飽滿,說明微循環係統良好、營養供應正常、發育正常;如果有凹凸不平。手指甲紅紅的代表身體微循環好,如果手指甲黑黑的,說明心血管有問題。

    保健、營養產業的發展成果特別是DNA技術的開發應用,為我們了解自身的健康和營養狀況並預測出我們身體的健康走勢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條件。現在隻要在口腔內輕輕一刮,通過儀器檢測,就可以測出一個人的DNA並推測出未來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並可得知使用哪些營養補充品、通過哪些特定的運動來預防疾病。

    4.什麽是亞健康

    亞健康狀態是指人的機體雖然檢查無明顯疾病,但呈現出疲勞,活力、反應能力、適應力減退,創造能力較弱,自我有種種不適的症狀的一種生理狀態,也稱為“機體第三種狀態”、“灰色狀態”。亞健康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是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又因為其主訴症狀多樣而且不固定,如無力、易疲勞、情緒不穩定、失眠等,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症”。

    亞健康是個新名詞,但卻是21世紀出現的新名詞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甚至可能是劃時代的概念。亞健康狀態,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在這裏,“有病就找醫生”對亞健康人不適用了。到了醫院經各種現代化儀器檢測,或醫師、專家診斷均“查無實據”,沒有器質性病變指標。醫生對此束手無策,讓人受著莫名真妙的“慢性痛苦”的折磨。它導致人體的兩個“下降”:精神活力下降、應激能力下降。表現為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焦慮不安、易激怒、頭痛、失眠、胸痛、胃納不佳,懶散、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理解判斷能力降低、社交障礙及性障礙。

    亞健康人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罹患各種疾病。亞健康態既是疾病的先導,也是早衰的先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亞健康是21世紀威脅人類的頭號殺手。

    亞健康十大表麵可歸納如下:心病不安,驚悸少眠、出汗津津,經常感冒、舌赤苔垢,口苦便燥、麵色有滯,目圍灰暗、四肢發脹,目下臥蠶、指甲成像,變化異常、潮前胸脹,乳生結節、口吐粘物,呃逆脹滿、體溫異常,倦怠無力、視力模糊,頭脹頭疼。

    造成身體出現"亞健康"狀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心理失衡古人雲:萬事勞其行,百憂撼其心。高度激烈的競爭,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使人思慮過度,素不寧心,不僅會引起睡眠不良,甚至會影響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和內分泌調節,進而影響機體各係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2.營養不全現代人飲食往往熱量過高,營養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劑過多,人工飼養動物成熟期短、營養成分偏缺,造成很多人體重要的營養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機體的代謝功能紊亂。

    3.噪音、鬱悶科技發展、工業進步、車輛增多、人口增加,使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間狹小,倍受噪音幹擾,對人體的心血管係統和神經係統產生很多不良影響,使人煩躁、心情鬱悶。

    4.高樓、空調高層建築林立,房間封閉,一年四季使用空調,長期處於這種環境當中,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較低,使血液中氧濃度降低,組織細胞對氧的利用降低,影響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住在高層樓的人們要經常到地麵上走走,使用空調時,要及時換氣。

    5.逆時而作人體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運動規律----即"生物鍾",她維持著生命運動過程氣血運行和新陳代謝的規律。逆時而作,就會破壞這種規律,影響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6.練體無章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也在於靜養。人體在生命運動過程中有很多共性,但是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練體強身應該是個體性很強的學問。每個人在不同時期,身體的客觀情況都處在動態變化之中。如練體無章、練體不當,必然會損壞人體的健康。

    7.亂用藥品用藥不當不僅會對機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還會破壞機體的免疫係統。如稍有感冒,就大量服用抗菌素,不僅會破壞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還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稍感疲勞,就大量服用溫陽補品,本想補充營養,但實際是在抱薪救火。

    8.內勞外傷外傷勞損、房事過度、瑣繁窮思、生活無序最易引起各種疾病。人的精氣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則油易幹;神太用,則精氣易衰。隻有一張一弛,動靜結合,勞逸結合,才能避免內老外傷引發各種疾患。

    9.六淫七情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是四季氣候變化中的六種表現,簡稱六氣。“六氣淫盛”,簡稱"六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喜傷心,暴怒傷肝,憂思傷脾,過悲傷肺,驚恐傷腎。

    要走出“亞健康”狀態,科學調理是關鍵。這種調理既有心理方麵的,又包括生活方麵的。歸納起來,就是要做到“五要”。

    盡管造成亞健康的原因多種多樣,專家認為,過度疲勞是首要的因素。身體的主要器官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非正常狀態;其次是人體的自然老化;還有是重大疾病的前期,在發病前,人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出現器質性病變,但在功能上已經發生了障礙;另外則是人體的生物周期處於低潮時,也會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處於亞健康狀態。專家們除了勸誡人們重視亞健康,走出亞健康的同時,還開出了一份“健康處方”的九味靈丹:

    1.勞逸結合,張弛有度。不能一直處於高強度、快節奏的生活中。

    2.靜坐放鬆,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坐,可以調整全身的髒器活動。

    3.每周遠離喧囂的都市一次。郊外空氣中,負離子濃度較高,能調節神經係統。

    4.午後打盹半小時。

    5.要讓“心”放鬆。心理健康是所有精力充沛、事業有成者所必須具有的,也是一個成功者的主要標誌之一。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痛苦和煩惱,如果你要應付各種挑戰,你就要通過心理調節來維持心理平衡。而這也正是每個處於“亞健康”狀態者所必須做到的。

    6.要適時健身怡神。最好每天都抽出一段時間靜坐,完全放鬆全身的神經和肌肉,去掉腦中的一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