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逆風記

第九章 生死驅陣前(1/4)

    “君主和官員從來不事生產,又專好掠奪和寄生,它們的本質就是用手中的刀劍掠奪這世間的一切!”

    “但是君主和官員代表了秩序。一個沒有秩序,或者說沒有維護秩序存在的世界,那就會陷入永無休止的戰鬥和殺戮。”

    “也許對個體的強者來說,這樣的混亂是可喜的,因為強者可以掠奪,但是對一個種族來說,這樣的環境下,母親和孩子是無法繁衍壯大的,更無法取得世上的生物霸權,因此,為了家族和國家的生存和壯大,就必須有一個秩序。”

    “君主和官員為了更好的掠奪,因此必須消除戰爭帶來的損失,隻要君主和官員能夠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說具備了統一亂世,並且成為天下人的大義。”

    “第一個大義就是具備創造和維護秩序的實力,有實力就有大義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或者說,就是強權等於真理的體現!”

    “第二個大義就是能夠維護自己所統治的體係的穩定。而穩定的本質,就是能夠和官員百姓分享著生產,而非一方麵獨占,這就是所謂的仁政。”

    “第三個大義,就是能夠使這個體係能夠不斷的繁衍和昌盛,所以,侵略是君主的本分和責任所在,一個沒有侵略性的君主,也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大義。”

    “所以,在亂世,殺戮、征服、掠奪,就是君主的天命和責任所在,誰更有效的殺人和掠奪,誰更有效的建立新秩序,誰就是上天屬意,能夠平定世間的天下人!”

    這是千宗易和黑川慶德辯論時,黑川慶德說的話,而這樣的話,還僅僅是在黑川軍中上層中流傳,但是黑川慶德其實是說過就算,一笑置之,他的一切所作所為,僅僅直指本心,不落一物,在他心中,是不屑於這樣的辯白,因為他根本不需要大義來獲得心中的力量。

    但是,自己心中並無半點心魔存在,無懼也無怖,因此不需要大義,但是並不是說自己這個集團並不需要大義,無論是麵對百姓的仁政和宗教,還是官職和禦判所帶來的大義,甚至針對比較明智者的上麵的新型理論,都是必須的,他必須需要樂觀其成,而且需要加以總結。

    幕下運籌說帷幄,愛民如子亦權宜。朝廷聖意終無憑,假借大義為神器。

    陣前交戰重兵握,伏屍百萬建威儀。驚滔巨浪顏不變,是非對錯從不疑。

    黑川慶德、德川家康二人策馬立於橫山城之上而望,在攻下了佐和山城之後,修整了三日,把城牆修補了一下,留下了三千軍連同四百傷兵,而三萬大軍直撲橫山城,橫山城這時兵不足一千,在三萬大軍以及拋石機的威脅下,當下就投降了,而在這時,淺井長政和朝倉聯軍,進至草野川北的大依山。

    “看來,是想和我們在此決一死戰了。”身體略胖的德川家康仔細用千裏鏡觀察著對方的聯軍。

    “二軍試探吧!”新整編的大將,指揮著二千八百人衝了上去,而對方也有近三千人直接猛地撞入黑川軍陣之中。頓時,喊殺之聲,聲震於野,連在城上而望的黑川慶德都清楚可聽。

    二軍對峙廝殺,刀槍林立,血濺四野,而沒有號令的部隊安然不動,黑川家軍法森嚴,而真的勇士,自然將生死置之度外,感覺到了殺戮在前,黑川慶德的眼神又是迷離又是遠離,在這一瞬間,一種覺悟襲上心中。

    無論是勇者還是智者,不為生者而悲哀,不為死者而哀悼,過去我不存在,將來我也不複存在,而肉體終有崩壞的一日,因此,沒有絲毫迷惑,盡全力戰鬥吧,無需考慮得失,無需考慮成敗,此一時此一刻之間,除戰之外,心無其它,不為生死變化所動,唯有眼前的戰鬥,所以心性透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