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

第143章 考題(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做回鍋肉最好使用成華豬,做宣威火腿要選用起源於烏蒙山區和金沙江畔的烏金豬,而做金華火腿自然要用金華兩頭烏,這種豬體型大小適中,皮薄腳細,肉質細嫩,顏色鮮紅,肥瘦適度,非常適合製作優質火腿。

    但好豬難養,要想養好兩頭烏,可不能用亂七八糟的東西喂,最好是用大麥當飼料,當地有“養豬不問黑白,隻要烏豆大麥”的說法。

    所以日後隨著肉豬養殖規模化的深入,飼養成本更低、出肉率更高的進口豬種漸漸取代了國內的土豬。

    這些豬的確給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肉,讓肉食成了老百姓日常都能享用的美食;不過這些肉的口感麽,和許多特色土豬還有很大的差距。

    “我把這件事跟陳江河說了,他說隔壁富陽縣的大麥,今年收成好,產量高,農民正發愁怎麽處理呢,隻需要很低的價格就能買到。”這麽容易打聽到的消息,養殖場卻不知道,主動性實在是有點差啊。

    “養殖場的情況我也了解過一些,確實存在著飼料短缺的問題,這樣好了,你去告訴那個陳江河,要是他能弄來大麥,我就讓養殖場收,他能賺點也沒關係。”謝高華的想法還是很靈活的。

    “說到養殖場,我想起了另一件事,前段時間國營食品廠要我們關停佛堂、義亭鎮農民辦的火腿廠,理由是金華火腿在過去幾十年裏一直是由國營食品公司獨家經營的,農民無權參與,你覺得這個問題該怎麽解決?”

    金華火腿是金華市的特產,和雲南的宣威火腿齊名,而義烏是金華的下屬縣,這裏也有製造火腿的傳統,有幾個鎮子生產火腿已經很多年了。

    原本許多農戶也自己製作少量的金華火腿,不過後來全都由國營廠進行生產;近些年來隨著政策的放寬,很多老手藝人也開始拾起了昔日的本事,這下國營廠就不高興了。

    冉江想想說道,“關於金華火腿,我前期也做過調查,咱們義烏生產的金華火腿全國聞名,每年都是供不應求!”

    金華火腿之所以受到熱捧,除了長期形成的名氣之外,還要多虧了近代偉人的影響。

    周樹人先生就曾經贈送過教員金華火腿,伍豪同誌也經常在外事活動中給外國貴賓贈送金華火腿,所以金華火腿的名氣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國營火腿廠每年的成產出來的火腿,除了特供之外,剩餘的很快就能賣光!所以一些農戶自己生產火腿,並沒有影響國營火腿廠的利益!”

    “他們阻止當地農民生產金華火腿,或許是害怕他們生產出來的火腿質量得不到保障,敗壞了金華火腿的名聲。”

    “這一點其實不用擔心,我們可以製定和國營火腿廠同樣的標準,隻有質量合格的火腿才能叫金華火腿,才能對外銷售!這樣就不存在他們擔心的問題了!”冉江答道。

    。您提供大神維斯特帕列的冉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