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為皇帝專用。正陽門取“日者眾陽之宗、君之象”之意,古人以陽為南、為正,故稱正陽門,俗稱前門,其形製高於其他各門,稱國門,平時不開啟,專供皇帝生前轎輦出入,駕崩後則另走它門。

    皇帝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

    4、宣城門,死門。

    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

    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裏。

    這裏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麽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藥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

    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莊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

    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裏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5、阜成門,煤運。

    京城,西麵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

    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老阜城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老幹婆娑,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6、德勝門,軍門。

    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

    德勝門甕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

    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禦製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7、安定門,生門。

    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製。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

    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占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

    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