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除了老大出生的時候家裏的條件還不怎麽樣,所以還知道點鄉下日子不好過之外,其他幾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家裏的日子都很好了,所以對鄉下的窮苦日子,僅限於過年回老家祭祖那幾的印象,了解並不深,讓他們跟京中那些達官貴人家的公子也沒什麽區別,頂多就是安然教育孩子有一套,所以這些孩子雖不識人間煙火,但品性還是很好的,沒變成有些人家那種紈絝子弟。

    本來品性就還好,就是養尊處優慣了,養的有點吃不得苦罷了,現在在鄉下呆了四年,不但品性好,也能吃苦了,這讓安然自然高興。

    而李家族學裏,因著李四郎的輔導,四年間,李家族學有十二人通過縣試,三人通過府試成了童生,還有一人考上了秀才,這讓李家族學不由名聲大盛,不知道多少人將自家的孩子送到李家族學,就為了能讓李四郎指點一二,畢竟要不是李家族學是個新學堂,學堂的學子沒有那種已中過秀才的人,要不然指不定讓李四郎指點幾年,已經考中舉人了,所以因考取了些人,自然有人往李家族學裏送人。

    這考上的人中,就有李大郎和李二郎的孩子,其中李二郎的兒子最聰明,通過了童生試,李大郎家的隻通過了縣試,不過這已經很不錯了,反正比當年李四郎自己要厲害多了。

    因是托李四郎的福,所以大房二房現在對李四郎,那是越發殷勤了,雖然老兩口過世了,四房以後隻怕要長住京中,回來的時間要少了,自己家兒子也指望不到他怎麽指導了,但要是李四郎高興了,接自己家會讀書的兒子去京中住一段時間,那就不一樣了啊,再了,就是不接去,也可以書信指點。

    不光是指點的事,大房二房看兒子有讀書的賦,就想著萬一能考上呢,到時少不得還要這個在京中的叔父照顧,所以跟四房走近點,是沒壞處的。

    等李四郎出了丁憂,京中起複時,李家族學已變成了一座不的書院。

    雖然李四郎走了,但因書院壯大,所以也請了優秀的老師過來教孩子,相信就是李四郎走了,書院的教學質量也不會下降太厲害,畢竟,李四郎一人之力有限,就算他在,也不可能照姑了所有孩子。

    李四郎起複回京,正逢新帝登基不久,朝中不少非新帝派係的大臣貶的貶,外調的外調,免職的免職,京中各差事因清走了不少人,空位多了,李四郎也就運氣好,不但沒在這場大地震中受到影響,還升到了六品,踏入了中層官員的圈子。

    而安然的五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到了可以下場的年齡,都去下了場,因有李四郎和安然從教導,所以三人都過了縣試府試,不過老三到底年齡,沒過院試,但老大老二都過了院試,成了秀才,踏上了科舉的第一步。

    而這會兒,隨著老大年齡有十六七歲了,她要開始給他相看親事了。

    將來能不能組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這也事關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啊。

    雖原身的好日子,她覺得多半是指物質上的好日子,不包括精神上的,但萬一兒子們家庭不幸福,原身看著受不了,不給她好評價呢?再加上到底是自己生的孩子,她本人也不想兒子有一個不幸福的家庭啊,所以相看親事自然也是要慎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