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銘,關於這個問題,明天見到周總後,答案就自然揭曉了。”齊向東賣了個關子,轉移了話題,“你看,光顧著聊天,菜都涼了,先吃菜,先吃菜。”

    吃完飯,齊文東稱有事,先行離開了,隻剩下傅成銘、徐澤豐和張晨蕊三人。相比之下,傅成銘和他們二人的關係,要好於齊向東。畢竟,三個人曾是一個團隊裏的搭檔,有著極為不錯的私交。齊文東則不同,他是公司的高層,是周鈞韜的心腹大臣。無形間,就和下麵的人有了距離。

    出了火鍋店的門,寒風刺骨。初冬的北京城,晝夜溫差極大。這個點的溫度,估摸著在零度以下。

    “澤豐,晨蕊,你看我這大包小包的,還是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咱們再好好聊聊。”

    傅成銘原打算暫住在徐澤豐的出租房裏,兩個人擠一擠,等安頓下來了,再找房子,總要比住旅館劃算許多。不過,最近,徐澤豐的父母正在北京。他租的房子本就不大,再去打擾,就不好意思了。

    “傅哥,老徐那邊的情況,我也了解。要不這樣,你就先住我那裏吧,反正我也是一個人住。”張晨蕊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提議道。

    “晨蕊,這…這恐怕不太好吧……”

    “傅哥,你是怕孤男寡女、幹柴烈火呢,還是怕我吃了你呢。”說著,張晨蕊俏皮一笑。

    “晨蕊,沒有的事。”傅成銘的臉,刷一下就紅了,“就是怕打擾你。”

    “傅哥,我看這件事就這麽定了,大家在北京城闖蕩,都挺不容易的。我這個人很容易滿足的,呆會兒你買串糖葫蘆給我吃就當交房租了,山楂的,原味的。”

    張晨蕊的家,位於國貿附近的一個新小區,傅成銘去過幾次。三室兩廳,160平米左右,裝修的也跟別致。能在北京擁有這樣的房子,可見張晨蕊的家庭背景不簡單。關於她的家世,傅成銘極少聽張晨蕊提及過。隻知道他的父母一直在國外,家裏還有一個大她十來歲的姐姐。其它的,一概不知。

    正巧,小區樓下有個賣糖葫蘆的流動攤,傅成銘便買了一串犒勞張晨蕊。

    上了樓,進了屋,張晨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空調,將溫度定格在25度。待她燒開水,沏上茶,整個屋子已有了暖意,恍如春天。

    “老徐,晨蕊,這北京城就是不一樣,連空氣裏的味道都不一樣,特別的好聞。”傅成銘喝了口茶,愜意道。

    張晨蕊笑著問:“傅哥,聽你的意思,是打算留在北京城,繼續跟著老周幹嘍。”

    “晨蕊,成銘現在糾結的,不是留不留在北京城。既然他選擇了回來,就肯定會留下來。”徐澤豐接過話茬道。

    “那傅哥在糾結什麽呢?”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成銘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繼續跟著老周。”

    傅成銘鄭重的點了點頭說:“澤豐,知我者,非你莫屬。”

    “不跟著老周,難道還有別的路可走?”張晨蕊撅著嘴問,一臉的茫然。

    “創業!”

    張晨蕊越聽越糊塗:“創業?怎麽創業?還是在互聯網領域嗎?”

    “是的,還是在互聯網領域。”談到創業,傅成銘換上了激動的表情,眼中發著光,“眼下,互聯網行業的第一次浪潮,已近尾聲。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肯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N次浪潮。而且,互聯網取代傳統行業,是大勢所趨。想要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成為一方諸侯,乃至統領江湖,創業是唯一的出路。跟著別人,幹的再好,也隻不過是個職業經理人,是別人手上的一顆棋子。”

    “傅哥,你憑什麽去創業呢?”

    張晨蕊的發問,直戳傅成銘的軟肋。憑什麽,換言之,就是是否具備了創業的條件。這段時間,傅成銘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想要在互聯網行業闖蕩,首先要有一個團隊,有人懂管理,有人懂技術,有人懂公關。傅成銘的生活圈子本就不大,能接觸到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天盛原來的員工。此次回京,他打算物色幾個誌同道合的戰友,好好的聊聊共同創業一事,徐澤豐和張晨蕊是首選。其次,創業需要一個好項目,傅成銘打算先從圖片軟件入手。一來,他對修圖這類事情,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二來,根據他的預判,將來圖片軟件大熱是肯定的。三來,現在玩圖片軟件的公司幾乎沒有,不至於一上來就被人圍剿,甚至胎死腹中。再者,創業需要資金,這一條,對傅成銘來說,是盲區。從業伊始,他隻是個小兵小將,從未接觸過風投,也不認識風投圈的人。但他很清楚,互聯網是個極為燒錢的行業,想要賺錢,首先要學會燒錢,燒到實處,燒出名堂,才能轉化為利潤。並且,要做好長期燒錢的準備。最後,創業還需要勇氣,畏首畏腳,思前考後,是成不了大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