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就是做好一道政令不被方鎮執行,朝廷出兵鎮壓的且獲勝的準備。

    之前趙元昌準備召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入朝,但同近臣商討之後,發現朝廷暫時無法重創定難軍,隻得放棄這個想法。

    趙元昌想要召方鎮節度入京,那麽他做好了出兵平定方鎮之『亂』的準備了嗎?

    “可慮者便是西麵。”趙元昌麵『色』嚴肅,“寶應伯在邠州,王江在涇州,若為犄角,該是能穩住隴右延慶一帶。然防守有餘,進取不足。”

    為什麽進取不足?因為要防備北麵諸多節度。

    “還需行離間之計。”

    “正是。”趙元昌點頭,目光灼灼地看向馮道,“不知馮師可有教我?”

    沉『吟』一陣馮道緩緩開口:“夏日戰端起,中樞不宜輕動。臣以為可派人宣撫西北,示眾以恩。待戰平,召雄武入京,邠涇等地守而不攻,以安延慶之心;京兆、河南整軍警備河中,鳳翔、漢中夾攻雄武成階。”

    馮道這番話出口,趙元昌一臉讚同之『色』,卻無多少驚訝,顯然他也考慮過。

    “這宣撫之人,若是輕了,怕是起不到作用,馮師可有合適人選?”

    聽到這個問題,馮道略一猶豫,輕聲道:“臣以為,尚書戶部王彥川,三司黃世俊,此二人皆可。”

    這兩個都是比較強勢的主官,要分割職權,將此二灑出去,看不出什麽問題。絕大多數人隻會以為讓他倆宣撫西北隻是一個借口,是將這兩灑離的借口,然想不到這是為了日後對付雄武軍而做的準備。

    蹙眉考慮一陣,趙元昌點頭:“他倆的確合適。”

    完這句,他便轉開話題,不再討論政事,而是一邊閑聊一邊下棋。

    馮道暗歎一聲,也打起精神關注棋枰。

    出外宣撫方鎮,等閑三五個月無法回京,兩個部門主官肯定是要換人,但趙元昌不想讓馮道參與進去。

    隻能,帝王畢竟是帝王,感情這東西,涉及到權力就得放到一邊去。

    雙流縣,寧家。

    知縣寧強回到家中,徑直來到書房取出一本白紙做封麵的書冊,翻開夾著一張枯葉的地方,坐在窗前仔細閱讀。

    讀至妙處,禁不住撫掌喝彩。

    正看得津津有味,門口突然傳來一個急切的聲音:“行仁!你怎地還在這看書!”

    他從文字的世界中抬起頭來,略帶茫然地朝門口看去,原來是自己的縣丞羅施。

    看到羅施一臉焦急的模樣,寧強一驚,連忙站起來問道:“出事了?”

    “可不是麽!”羅施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寧強麵前,拉住他的胳膊就要朝外麵走,“吏部的信使正等在縣衙,你趕快過去!”

    “吏部?”

    寧強被他拽著往外走,手中書冊反扣在桌麵上。

    走出家門,羅施終於不拉寧強了。

    “惠慈,這吏部信使過來......”

    “肯定是你要升官了!”羅施看起來似乎比寧強還高興,“我就知道,行仁你是不會一直在這裏當一個縣令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