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一幹重臣的注意力再次偏了,被n算什麽,還是攔著別讓禦史台權力擴增來得重要。有一個三司已經夠了,至少戶部還能同它爭一爭,再來一個禦史台,絕對不能忍。

    然而,太子詹事、同知樞密院事陳佑在胡承約之後立刻上奏附議,也就比禦史台的幾個人稍微慢那麽一點。

    這正是陳佑當初答應要幫胡承約的事情,趙普和宋敏貞則不想貿然參與到這種涉及權力分配的事情中來。

    不過胡承約也是厲害,禦史大夫宋杞言被他動,連帶著整個禦史台現在咬死了那些瘋狂n朝堂重臣的官員,稱他們“不為禦史,以道聽途之言構陷公卿,實乃大罪”。

    總之,一邊稱隻有禦史能夠風聞奏事,而另一邊則不拘何人,隻要聽到違法之事就可n。一時間吵得厲害,之前被貶黜的那幾個倒黴蛋就沒人關注了。

    用新的矛盾壓下舊的矛盾,雖然出去似乎不好聽,但的確很有用。有時候壓不下去,純粹是新的矛盾不夠大,沒能占據主要地位。

    講武堂也漸漸進入正軌,唯一的困難就是各地送過來的學員都是那種不怎麽聽話,而且大字不識一個的大頭兵。

    對這些人,陳佑的打算是先教育教育,如果還是不聽話,直接打回原籍換人,想來自會有人好好教訓他們一番。

    講武堂運轉良好,陳佑自然就把心思放到書院裏去。

    官家終於下詔明年二月開科取士,令各州縣舉行發解試,遴選參與科舉的考生。

    書院裏大概有二十多人要在河南府應試,發解試的考官是州府主官,權知河南府事的林師德還沒被罷免,所以這次河南府發解將由他來出題。

    為此陳佑讓人準備了林師德的詳細資料,包括能找到的林師德以前的奏章或者私下裏流傳出來的文章,為得就是讓書院學生能夠了解林師德的想法,寫出符合他觀點的文章。

    同時,也讓一幹幕僚分析林師德目前的處境,結合他從前的經曆,猜測最有可能出什麽題。凡是沾邊的題目,都拿出來讓學生們練習。

    時間在一片忙碌中緩緩流逝,很快就到了河南府解試的前一。

    這午後,陳佑在書院勉勵一番即將參加考試的二十多人後,就讓汪弘洋帶著他們進城。

    解試將於明早上在洛陽貢院舉行,所以書院包了一家靠近貢院的旅舍,今晚考生以及臨時護衛都會住在那裏。

    現在的貢院相當於考試院,當年在開封舉行科舉的時候,臨時組成的貢院甚至隻有人沒有考場。洛陽貢院的考場還是唐時流傳下來的,許久未曾用過,這一次拿出來讓河南府舉行解試,也是想看看這個考場還能不能用。

    巧合的是,剛送走考生,就有一個宦官快馬趕到書院。

    官家召陳佑入宮問詢講武堂事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