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步走到講台邊緣,雙手禁不住舞動。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古人尚知廉者未必可治民,治民者亦非廉者不可。今人何以不如古人哉?”

    一通喝問,無人能答,有一部分原本站立的人悄悄地坐下了。

    陳佑等了一陣,走回桌前,端起茶盞一口飲盡。

    啪嗒一聲放下茶盞,他一揮手,接著道:“再回一開始的問題,那個想做好官並且去實施,卻使民甚苦的官員,到底是不是個好官?”

    “要我,他不是一個好官!至少對他治下百姓來不是一個好官!”

    陳佑越越有氣勢:“所謂聽其言觀其行,想得再完美,得再好聽,也不如現實來得真實。百姓過得不好,你得再漂亮,也沒人會認你!”

    “譬如求醫,一為良醫,管你富貴貧賤,非千金不治;一為庸醫,貧家求醫常獲贈『藥』。若腹痛難忍、不知究竟,你是選擇良醫還是選擇庸醫?”

    這裏的“庸”是“平常、普通”的意思。

    靜了一陣,有一個微弱的聲音喊了一聲:“我選良醫!”

    陳佑笑了,不等眾人回頭去尋是誰的,提高音量道:“回那官,他會不會變成好官,我不知你不知,要看他日後的作為,論跡不論心,便是如此。為官者,沒有好心辦壞事之,所作所為,在百姓看來,隻有好和壞兩種,隻要百姓過得不好,哪怕你心裏想得再好,那也是害民之官!”

    站著的人更少了。

    然而還是有人不讚同陳佑的法:“山長此言卻是太過功利!敢問山長,譬如我為縣令,令縣內降租,然地主不停,佃租如故,我為害民之官乎?”【2】

    “若隻此一事,你非是好官。”陳佑毫不猶豫地答道,“然未害民,若是陳某,仍可讓你再試。再試不成,則你可為‘老’而不可為‘大夫’。你,可有疑『惑』?”

    沉默一陣,那人垂頭拱手道:“無。”

    完,彎腰駝背地坐了下去。

    陳佑掃視仍然站著的那幾個人,不等他們開口,便道:“治民,上者使民知,中者使民富,下者使民安。可有害民而使民安、民富、民知者?”

    “未櫻”那幾個站著的知道陳佑這是在問他們。

    “若能使民富者,可謂良吏否?”

    “可!”

    “若其人貪財則何如?好『色』則何如?剛愎則何如?”

    話音未落,立刻就有人反駁道:“貪者『色』者剛愎者何以使民富!”

    陳佑不由暗歎一聲:得了,這是沒辦法交流了。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欺世盜國》,微信關注“ 或者 ” 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