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同的是廣場右側——站在真理堂麵向廣場——有一個丈許高的物事,被紅布嚴嚴實實地蓋著,周圍還有一圈十二三歲的盛裝少年排成隊列。

    這些少年全都是書院學生,此時一個個神情嚴肅地站立如鬆。

    旌旗招展,英才齊聚。

    陳佑站定,透過眼前晃動不已的青珠九旒簾看著廣場上的士子老兵,看著廣場外自發過來的各色人物,心中隻覺得未來可期!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宰相們在真理堂前一字排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陳佑身上。

    這時候要是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最為合適。

    可惜青石廣場建造的時候沒考慮過這類需求,如果想讓大家都聽見,必須吼出來,於禮不合。

    陳佑深吸一口氣,之後氣沉丹田,發出洪亮的聲音:“子曰:有教無類!”

    話音未落,鼓樂大作!

    與此同時,那一圈盛裝少年齊聲誦讀朝廷詔令:“時維興國十年十月乙亥朔……”

    在少年們的誦讀聲中,紅布落下,露出一座灰白雕像。

    一個天下讀書人十分熟悉的身影——孔子!

    “……既庶且富,惟教化之!夫雲知民可使,天下大同……”

    在孔聖像前宣讀教化百姓的詔令,有一種特別的意味。

    說是繼承也好,說是發揚也罷。

    兩府宰相,或者明確點,首相陳佑,將會被絕大多數普通人認可為“孔聖門生”,甚至是“孔聖傳人”。

    再加上他從十年前就開始提的“大同之世”構想在這份詔令中被當成施政目標。

    一旦成功推行,陳佑將執掌所謂“道統”,獲得儒學的最終解釋權。

    “……於戲,今乾坤安而社稷定,謹命爾等,授民以禮,教民詩書!”

    詔令畢,眾皆高聲應答:“喏!”

    樂停,炮響,奉禮使手捧祭品祭文出現在青石廣場陣列前方。

    “請尚書令主祭先聖!”

    樂起,陳佑動身,緩步走向孔聖像。

    一如他走進書院時的場景,他走過的每一個人,都微微躬身以示敬意。

    宰相、參政們跟在後麵,奉禮使們又在之後,一行人一路向前,通過預留的道路來到聖像前方。

    在這段時間裏,力士們抬來了一尊燃著油脂的禮鼎擺在聖像前。

    捧著祭品的奉禮使在禮鼎跟前放下祭品,陳佑象征性地調整一下,之後帶領在場諸人一道跪拜。

    三拜而起,鼓樂聲停。

    陳佑從奉禮使手中接過祭文,背對著聖像禮鼎朗聲宣讀。

    祭文不長,主要內容是讚美孔聖,表達自己追隨孔聖腳步,努力教化百姓的誌向與努力,最後期望聖人護佑,大事可成。

    讀完祭文,陳佑轉身將祭文扔進禮鼎火焰,再次一禮。

    到此,隆重但簡短的儀式就結束了。

    宰相們返回真理堂,其餘人等有序離場。

    遠遠地,看著孔子聖像前燃燒著的禮鼎,一男子輕聲道:“此何似王莽耶!”

    “王莽身死名裂,何其悲也!”他身旁一人扭頭看向真理堂,語氣冷然,“我等當使‘陳相公’保住身後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