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遠離京城,除了與京中親朋信件交流,他就隻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觀察朝廷政局。

    他手裏的這一份邸抄,記載了兩府發布的有關西海鎮守府的一些符令。

    朝廷邸抄篇幅有限,基本隻截取了部分關鍵內容,涉及到的詔書律令奏章更是隻有一個名字,如非熟知內幕者真看不出來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就不同了,非但花了大篇幅來討論西海局勢,甚至還專門騰出版麵附上呂端的,逐一點評方略中獲兩府批準的內容。

    周山出品的報刊,不用多說,立場肯定在陳佑這邊。

    所有的分析,全都避開了西海政策可能對國內豪富產生的不良影響,隻是說這樣能夠為朝廷開辟疆土找到一條新的道路,對各級官員、大小商販甚至普通工農,都是一個重大利好。

    而河南府的其他報刊就不一樣了,有那等和一般立場的,也有持相反立場的。

    尤其不少作者或者說報刊,看似中立甚至支持,實際上卻暗搓搓地反對。

    看似中立者一般是說一些諸如“尚需注意者……”、“此仍需仔細思量……”之類的話。

    而明為支持實為反對者,幹脆高呼“此必將削豪富而利小民”、“一而廣之,豪強不複,庶民遂安”、“昔有往聖隳三都,今有大賢滅權貴”。

    寧強放下報刊,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眶。

    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一次部分通過有些蹊蹺,以至於朝堂上沒有達成共識,雖然已經開始推進,但爭鬥拉扯還在持續,說不得就會影響到西海鎮守府。

    仔細想了想,他注水研墨,攤開紙張開始給陳佑寫信。

    “將明公鈞鑒

    “強在潭州,聞西海鎮守呂端之獲批,殊為驚喜。然則欲明製度,必有群小鼓噪,強深為公慮……其一者在赤縣,強雖希冀方略所言早日廣及天下,然西海之勢未成,於赤縣之內當以安豪富之民為上。其二者在西海……”

    他原本隻準備就西海事務說一說自家的看法,誰想到一提筆就停不下來。

    西海事務隻占一小部分,後麵大部分篇幅都是他這段時間的見聞思考,並不局限在農事上。

    他這邊還沒寫完,房門就被敲響,打斷了他的思路。

    他皺眉看向門口,放下手中毛筆,不動聲色地握住坐席旁的劍柄,出聲問道:“誰?”

    “參政,鵬遠來匯報明日安排。”

    “進來。”

    他的親信幕僚關鵬遠推開門走進房間,然後十分自然地回身關門。

    見隻有關鵬遠一人,寧強才鬆開劍柄:“湘潭官員都安排好了?”

    “是的。”

    關鵬遠坐到離寧強不遠處的椅子上。

    “蒯縣令安排參政明日上午先去涓湖周邊,下午入鄉查看。”

    “看來他對涓湖很有自信,我也想看看這個灌溉良田三百頃涓湖到底是什麽樣。”寧強輕笑一聲,“可惜,明天無緣一見了。”

    雖然湘潭官員安排了明天的行程,但寧強並不準備按照行程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