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軍備司講解的情況下,依然有人曲解兩府的意思!”

    陳佑頓了頓,繼續道:“既然有人不理解,我在這邊大概講一下本次節度使改製的要求,概括起來是‘兩增一減一不變’。

    “‘兩增’是負責的區域增加、常規的俸祿增加;‘一減’是承擔的責任減少;‘一不變’是蔭封待遇不變。

    “希望大家在考慮要怎麽改的時候,多想想這幾條,尤其要結合整頓兵製,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朝廷,終究不會叫出生入死的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零落的掌聲響起,然後迅速擴散,直到掌聲如潮,響徹宣政殿。

    ……

    十一月初河南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軍事會議“。

    這個會議用史無前例來評價毫不為過。

    畢竟在普通人眼中,這次會議就是把所有將領或者邊軍將領的副官召集到一塊商議如何削除節度使,這的確是前所未櫻

    會議原定於初五結束,可關於未來數年戰略規劃的討論十分激烈,或者不同地區的將領以及要參與後勤補給的中樞部門之間矛盾幾乎難以調和。

    戶部這類部門巴不得沒有戰事,軍器監等部門則希望戰事能維持在一個恰當的規模,有誌立功的將領們則期盼著總能有恰到好處的戰爭讓他們能夠受賞。

    而北邊的將領希望接下來幾年把戰爭的重點放在北邊,西邊的將領聲稱應該重開西域都護,南邊的將領則鼓吹南方地富民弱,出兵就能贏,贏了就能發財。

    當然,有時候這些將領們也會團結起來。

    比如當渤海海軍都指揮使丁驍要攻占東邊的高麗、日本時,被一幫子馬步軍將領群嘲,也就諸水軍幫他了幾句話。

    後來丁驍不知怎地開竅了,找到了想要從嶺南出兵往更南邊打的將領,提出尋找“海上來商之國,波斯大秦之屬”,這才成功拉到一批支持者。

    庚戌,即便參會將領們的意見並沒有統一,軍事會議還是結束了。

    畢竟,一開始的會議手冊上明確了:這次會議隻是為了聽取大家的意見,最終決定以中書符命為準。

    會議結束後,來京參會的文武將官們沒有立刻離開,他們還要等待數之後的冬至日大朝會。

    癸醜,兩府發出整頓兵製的符令。

    首先,各部兵馬按照京中禁軍製度改編,選強汰弱。

    其次,下兵馬分為三類:禁軍、團練、民兵。

    原先各地結社全部整編為民兵,維持閑時為兵、忙時為民的規矩,隻是民兵們必須到官府登記,並且在必要時候將被征調為團練。如果不想接受征調,隻能不登記為民兵,也就不能持有管製器械。

    團練和禁軍的區別在於,團練相同職位,級別、待遇低於禁軍;征調的兵員,最優秀的一部分給禁軍,稍差一籌給團練;禁軍主要負責對外作戰,團練主要負責守衛鄉土……

    這差不多意味著,除了三京和某些重要關鎮,下禁軍基本上集中在邊境,其餘各地都隻有團練。

    而內地的節度使們,手裏能控製的兵馬,也就是團練和民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