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陳佑誇讚一聲,“公廨院這是抓住了重點!”

    話間,他右手食指微伸,向著錢政文輕輕一點:“其它三個院的禦史監察下百官,你們公廨院就是監察各地禦史,管禦史的禦史。”

    他轉向董成林,但是微微側身,不僅僅是在跟董成林:“朝廷大政,吏治為基,吏治之要,在乎監管。你們禦史台,就是這個‘監管’的力量。吏治的好壞,就看憲台能不能嚴格執行朝廷規定,你們做得好,吏治就好,吏治好了,這下也就容易治理了。”

    這番話正是董成林所思所想,陳佑還沒講完,他就連連點頭。

    等陳佑稍稍停頓,他就禁不住開口:“平章放心就是!成林在憲台,定不叫一個禦史空占位置而不幹實事,正欲叫各禦史每月至少彈劾三人,方算合格。”

    如果是未改製之前也就算了,禦史台禦史總共也才二三十個,一個月彈劾一百名官員完全是意思。

    但改製之後除了原有的侍禦史、殿中侍禦史和監察禦史,各院又多出許多普通的“禦史”。

    若是所有禦史每個月都至少彈劾三人,一年估計就能把周國官員全部彈劾一遍。

    陳佑立時感覺到不對勁,他當即笑道:“一月三人未免太過嚴苛,可以況且各院職責不同,不可一概而論,雙木若欲定下考課標準,還當仔細思量。”

    著,他看向錢政文:“你們公廨院也是如此,嚴查瀆職是好事可也不要吹毛求疵過於苛刻。監察懲處不是目的,隻是手段,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手段達到人人盡職盡責的目的。所以你們公廨院也好,放大到整個禦史台也好,都要牢記,八個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隻要沒有觸犯律令,就沒必要一棍子打死,主動改正的,要給他們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

    他來禦史台,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出這樣一番話,好叫三法司一幹官員安心。

    隻是他話音落下,董成林卻不由皺起眉頭。

    好在董成林已經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他忍著沒有當場質疑陳佑,而是繼續在前麵帶路介紹禦史台內情況。

    轉了一圈,在東推院,竇少華發聲表示將會按照陳平章提出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八個字來推進這一次針對三法司的調查整頓。

    這也正是竇少華所希望看到的,畢竟他不想太過得罪這群禦史,哪怕陳佑沒提出這八個字,他也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放的就放過去。

    隻不過既然陳佑提出來了,他自然樂得把陳佑的旗子扯在前麵擋風擋雨。

    上午陳佑一行才去了禦史台,下午陳佑在禦史台的講話就傳遍了洛陽城。

    在周山書院備考秋解的宋白收到消息後,難得放下書本,趕忙寫了一篇分析“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文章送到《周山時政》編纂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