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以來,軍隊編製日趨混亂。

    就拿殿前司來舉例,其實殿前司的概念,早已有之,不過拎出來單獨成軍卻沒多少。

    即便它的曆史如此之短,其中軍製也是混亂不堪——雖然真要起來,內部將校可以梳理清楚。

    殿前司二三十個軍,某些軍歸屬“廂”管轄,某些軍直屬殿前司。同時,還有一些被稱為“班”和“直”的編製,同樣歸殿前司直屬。

    而班裏麵,隻影都”這麽一個次級編製,順帶其最基層戰鬥單位的負責人是“押班”。“直”裏麵,還有一個被稱為“直”的次級編製,相當於正常“軍”裏麵的“指揮”,這個“指揮直”下麵倒和正常的“軍”一樣了。

    十年前陳佑剛開始帶兵,就有想過整頓軍製,不過當時條件不具備,沒有子的允許,貿然改動兵製會被當成意圖謀反。

    後來他進了樞密院,雖然當時隻是樞密都承旨,但借著先帝的信重,也開始著手梳理禁軍編製。可惜沒等他大規模整編,就被調離樞密院。

    直到現在,子年幼,他身為首相,憑借兩場戰爭的正確決策威望壓過其餘眾相,下將領也因為朝廷的兩次大勝而不敢抗命,他終於開始行動了。

    待魏仁浦介紹完大概情況,陳佑開始就方案中的一些細節提問。

    主要是人員安排和兵種配置。

    比如為什麽要讓殿前司保留十步軍五馬軍,而不是十二步軍三馬軍。

    也不知過了多久,陳佑再無問題。

    他稍一沉思,開口道:“盡快把京衛、近衛的員額定下來,巴慶安帶著兵馬入京後,先從京衛開始整編。”

    “是!”

    這件事談完,陳佑沒有讓魏仁浦離開,直接換了個話題:“上次讓軍備司推演隴西戰事,可有什麽成果?”

    杜忠提出的甘州回鶻雖然暫時沒被兩府納入議程,可陳佑覺得等中原可以穩定向好發展,一定需要重開西域。

    故而他命令職方部、外間案、四方館等三個部門探查整理隴西以及西域情報,交給參謀案推演戰略戰術。

    希望可以做到,一旦朝廷需要,立刻就能按照參謀案的推演結果製定作戰計劃。

    魏仁浦聽到問話,臉上的神情有些慚愧:“回稟相公,之前參謀案以及做出了兩個攻略渭、蘭等州的計劃,不過等到外間等司送來新的情報,又發現之前計劃存在種種漏洞。現在依然在修改,尚未能拿出結果來。”

    客觀存在的困難,陳佑也不好什麽,隻得點頭道:“無妨,此事不急。你回去且一聲,參謀之任重也,涉及軍略,事無巨細,都要考慮進去。千萬不可為了邀功而疏忽大意!”

    魏仁浦立刻保證道:“相公放心!有仁浦看著,定不會有慈事發生!”

    魏仁浦走後,陳佑沒能批閱多少公文,禮部侍郎李成璟就來了。

    他是為了巴寧泰回京之事來的。

    巴寧泰他是帶著勝利之師和戰俘繳獲一起回來的,誇耀勝利的儀式必須要櫻

    在吏部尚書缺填上之前,李成璟就是用這個理由到陳佑這邊來表態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