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四條,則是政治正確。

    整個朝會的主題就是陳佑的四道策論,幾乎所有發言的人都是提出更好的改進建議,或者直白的吹捧。

    沒人反對,哪怕有三五個得到授意站出來找茬的,也被陳佑這邊的辯駁回去。

    這就是陳佑要召集朝會的原因。

    人一多,某些陰暗的心思就不好拿到光明處來講,想要達成目的,隻能引導大家相信,跟著你走最有利。

    政策獲得大家認同的陳佑,在一定程度就代表著所謂的“大局”。

    朝會毫無波瀾的結束,陳佑沒有同任何人交談,直接前往英華殿。

    他的東西正在往政事堂搬,整理好之前他準備先待在英華殿。

    上午的朝會讓他心裏有底了。

    不管王彥川他們怎麽想,在陳佑提出那四條政策之後,至少不會明麵上反對。

    接下來,陳佑隻需要在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情況下保證這四條政策順利推行,就可以樹立首相威望。

    坐到英華殿檢查完英華錄的編纂進度,陳佑叫來盧多遜。

    “相公。”

    “坐。”

    陳佑靠在椅背上,伸手示意盧多遜坐下。

    盧多遜誠惶誠恐地坐下。

    以他的身份,還不夠參加朝會的資格,但他從父親那邊得知今的朝會極有可能是陳相公確立地位的嚐試。

    眼下看陳相公的神情,不似受挫的模樣。

    再想到陳相公突然把他叫過來單獨談話,他心中有了猜測,也就有了期盼。

    盧多遜還沒有拋卻得失之心,麵對能決定自己未來的人,他的惶恐可以理解。

    陳佑仔細打量盧多遜,見其雖然看上去有些緊張,不過行止之間依然合乎禮製,不由微微頷首。

    沒讓盧多遜忐忑太久,陳佑直接就開口問道:“行之以為某在東府,當如何行事?”

    他的語氣十分和緩,音量也不是很高,但就這麽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叫盧多遜的心髒不爭氣地加快跳動頻率,呼吸也急促起來。

    盧多遜深吸一口氣,隻感覺嘴巴發幹。

    他明白,這是考驗。

    如果通過了,他就不必繼續呆在英華殿修書,而是可以到政事堂去當陳相公的幕僚!

    一旦成功,可以省卻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努力與苦熬!

    “回稟相公。”

    在陳佑的注視下,盧多遜施了一禮,緩緩開口:“下官以為,相公當以穩為主,以堂堂正正之師,蕩滌群邪。”

    通過父親的渠道,他昨晚就知道了陳佑的四條策論,研究了一晚上,現在回答起來,倒符合陳佑所為。

    總之,陳佑不管他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是“善於揣摩上意”,能出這般符合他想法的話,就證明他有主觀能動性,讓他做事,會往陳佑想要達到的方向去做,不必陳佑時時看顧指點。

    隻不過,僅僅有眼光可不行,陳佑要找的是能幫他做事的,而不是幫他做決定的。

    見盧多遜垂著頭等著判決,陳佑不置可否,繼續道:“願聞其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