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趙元昌讓宋敏貞守刑部尚書、參知政事的時候,就明他的任務是改一改刑獄司法。這一年來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這上麵,一麵翻書找從前的正例反例,一麵同他能找到的對這方麵有研究的人來討論,現在終於能拿出一個方法來了。

    趙元昌雙手撐住膝蓋,上身前傾,肅容道:“宋卿有何見解?”

    宋敏貞躬身一禮,從袖中掏出一份奏章:“此乃臣所擬《奏請刑獄改製疏》,臣請條陳此疏。”

    “準。”

    “喏!”宋敏貞得了允許,展開手中奏章,開始一條一條介紹解釋。

    第一條就讓殿內諸人嚴肅起來:把法曹從各州府拆分出來由刑部直接管轄,各縣另設法官負責刑獄事,歸屬州府法曹管轄。

    現如今的州府官衙就是一個號的中樞,諸曹對應中樞諸部,如果州府法曹不歸州府主官管轄,那麽中樞的刑部和大理寺怎麽?是不是也要脫離尚書省,爭取和三司一樣的地位?

    這時候沒人插嘴,所有人都等著宋敏貞念完。

    這份奏疏不長,總共就了五件事:管人、立法、執法、司法、監督。

    管人就是第一條的,之後三個,總結起來就是分立三法司,各司其職。三法司這個,更是讓諸人相信宋敏貞是想仿照三司使故事。

    待宋敏貞完,趙元昌一麵翻看奏疏一麵道:“宋卿此論,諸卿且議一議。”

    “臣想問宋司寇。”周敬思第一個站了出來。

    “周相且講。”宋敏貞頷首示意。

    “這三法司,歸屬何人所管?”

    “若以刑部執法,大理司法,則刑部仍屬尚書省。”宋敏貞不想因為權力鬥爭導致改革失敗,因此作出讓步,“而新立立法,某以為當有參政之權。”

    “臣以為不妥!”

    周敬思還沒話,劉承澤就插話道:“宋司寇所言刑部、大理,臣亦認可。隻是這司法之官,不當常有,當因時而置。”

    宋敏貞早有預料,立刻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可讓監督法司的衙門擔負立法之職。這等人日夜看顧法司,當知律令格式何處需要增減修改,且需修訂律令時亦可援引他官以求查漏補缺。”

    這樣一來,如果這份奏疏執行下去,負責監督的衙門主官就會參知政事,第一任肯定是宋敏貞不用多想。可到底安排給哪個衙門,或者新設立一個衙門?

    現成的就肅政司和禦史台兩個,諸人沉默起來,暗自考慮那一個比較合適。

    不等諸人考慮出結果,趙元昌見無人話,便道:“就照宋卿所言罷,先自蜀地開始施校這事所叫宋卿負責,卿等也須注意看顧才是。

    “喏!”王樸帶頭應下。

    接下來討論的是北邊軍事。

    當王樸到應該安排一個人去給定難軍施壓的時候,李明卿突然眼前一亮,他找到機會了。

    當即起身道:“臣以為江西製置使石守信可勝任此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