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和植被

    氣候和植被類型複雜多樣,垂直分帶明顯,隨緯度、高度和坡向而異。北段地處低緯,綜合反映熱帶濕潤的基本特征。低地和低坡地帶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7℃以上,年降水量多超過2000毫米,熱帶山地常綠林所占比重很大。由下向上,氣候和植被類型依次更替,直至高山冰雪帶,垂直帶圖譜完整。中段自北向南氣溫年較差增大,降水量減少,主要反映幹旱特征。南段地處中、高緯,體現溫涼濕潤特征。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低於10℃。

    生存危機

    據阿根廷科學家考察,位於安第斯山中段的冰川受氣候變熱和降水減少的影響,已嚴重萎縮,造成當地河流水量大幅下降。

    安第斯山脈中段的普洛莫冰川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冰川之一,其特點是麵積大,冰儲量多。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普洛莫冰川不斷縮小,冰儲量也明顯減少。阿根廷冰川學家不久前對這個冰川進行了考察,發現普洛莫冰川一號和二號冰舌前沿已比1914年後退了7公裏,相當於冰川麵積減少了25平方公裏,即減少了三分之一,冰的儲量下降了1200萬立方米。

    普洛莫冰川是阿根廷門多薩河和普洛莫河等河流的主要源頭。這個冰川的萎縮對這些河流已產生明顯影響,據水文部門報告,門多薩河的水量已減少了一半。

    阿根廷科學技術研究所門多薩地區中心的冰川學家萊瓦認為,安第斯山中段冰川的退後,主要是氣候變暖變幹,降水量減少和太陽強輻射造成的。秘魯水資源管理機構主席卡爾門。菲力普說,“安第斯山脈冰雪的這種融化速度意味著災難的來臨。從短期看,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遭遇嚴重的洪災和泥石流,而從長遠看,我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根據哥倫比亞環境部門1983年的報告,哥倫比亞的埃爾。科庫伊國家公園的5座冰山將在300年後消失,但在去年,該部門再次得出結論,他們的消失時間是25年。菲力普稱,“冰雪融化,人們開始在高原開墾土地采伐樹林,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科學家們表示,安第斯山脈的積雪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它導致安第斯山脈的降雪降雨變得極不規律。自1970年來,安第斯山脈,尤其是山脈東部的降雨量不斷增大,已經引發數次大規模洪災。但在南美洲中部和智利南部,降雨量卻逐年減少。2005年,亞馬遜盆地還發生特大旱情。

    在今後50年,南美洲四周海平麵將持續上升,直接威脅到拉丁美洲的60個沿海大城市,這些城市將麵臨颶風的嚴峻挑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