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法則存在,那就是人人都可以成功,這個“人人都可以成功”指的是每一種類型的人都有天生的成功法寶,即與自身的個性、原動力、情趣、興趣、品質相一致的目標、信念和願望。古人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充滿智慧的語言,其智慧之處就是看到了“我是才”並且“必然有用”,如果沒有用那便不是才。而人的才能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與成功的企業家、金融家比,還是與曆史上的那些偉大的人物相比,人與人天賦的才能相差並不大,越是所謂的“天才”,天生的才能越明顯,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這種天賦剛好派上了用場。事實上曆史上被譽為“天才”的人是非常少的,大多數人的成功,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是99%的汗水加勤奮。接下來我的再作這樣一個設想,如果讓拿破侖去研究數學,讓愛因斯坦去打仗,這世上難道還會聽到最偉大的科學家拿破侖、天才的軍事家愛因斯坦的說法嗎?

    毫無疑問,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個假設正是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不能依據天生的才能去經營人生、設計人生,那麽就不會獲得巨大的成功或幹脆就根本成功不了,充其量一生隻是做了一個微不足道的配角。我們提倡人人都要做主角,最大地挖掘發揮自己的潛力,演好人生這出戲,做生活的主角,做好了主角就是成功。如果你成功了,你便會發現你的成功是必然的,你是天生的主角,沒有人能遮住你身上的光輝。如果你未能意識到這一點,無論你是多麽有毅誌,多麽能吃苦,在一個不屬於你的世界裏,你奮鬥一生也與成功無緣,沒有那種必然的快感。就像拿一隻鍍金的拳王腰帶,披在一個哲學家的肩上,沒有太大的意義。成功就是天才的“演員”的精彩表演,贏得了人們的喝彩,就是女子嫁給了自己喜歡的男人,否則就談不上是什麽成功。隻有對權力感興趣的人,才會感到蹬上國王的寶座是一種快感,隻有懂得怎樣才會使自己光彩照人,怎樣去贏得喝彩的人,才會獲得必然的成功,這就是動力學說講的天生的成功者。

    1.讓天使許願

    以往的成功學往往強調人的素質,強調人性的優點或是開發人的潛能,事實上,成功者並不存在所謂的素質,對於發現美洲大陸的人來講海盜的本領是素質,對於偉人甘地來講,讀美國人大衛·薩羅的每個人都不應該納稅理解“不合作主義”的思想是素質。而世界上最著名的樂音教授李奧波阿爾關於音樂家成才說過一句最不朽的話,就是“要是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音樂家,那麽,你生來就應該是貧窮的”,“在貧困者心中,有一種說不出極其神秘、最最美麗的、可以增強人的力量、思考力、同情和慈愛心的元素”。所以說這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成功者的素質。人性的優點和缺點,與人的成才也可以說是絲毫不相幹。人性的優點可能是你的優點,也可能是你的缺點;人性的缺點也可能是你的優點也可能是你的缺點。人類的憂慮恐慌或非理性,可以塑造出天才的成功者,也可以塑造出貨真價實的白癡;可以讓人進天堂也可以使人下地獄。人性的優缺點都是魔鬼般的力量,都是人的原動力,可以使人向左也可以使人向右。隻有認識到它的規律才能為人所左右,人身上概不存在可以發揚的優點,也不存在可以克服的缺點,它們並不存在,除非是人自己創造的,這好比人可以創造另一個自己的神話。

    關於人的潛能,似乎有人找到了開發訓練的方式,以我對弗洛依德和榮格的研究,完全不存在不可能性,除非你是“一個有偉大抱負的巫師”,人本身不可能像人類在地球上鑽探石油一樣地去開發能量,被開發的人必然成為一個失去平衡的傻瓜或瘋子。開發和訓練都是使人成為異質,成為開發和訓練本身。事實上最偉大的音樂家可以是耳朵聾的人,最偉大的畫家可以是眼睛不好的人,如果讓他們去開發訓練耳朵和眼睛,我們現代人聽到的大概不會是天才的音樂家和天才的畫家的故事。就像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也以健忘聞名,在學校裏,他會把學習的完全忘掉,是全年級中成績最差的,連教師們也無可奈何,沒有一個人不抱怨他又蠢又笨。有些醫生檢查他的腦子,發現不是很正常,曾武斷地預言,他必定死於腦病。據熟悉愛迪生的人說,他一生隻在學校裏學過十個月,被學校勸退後,不得不由他的母親承擔教育培養的責任。他的健忘症到了怎樣的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想像。這裏有一件小事可說明,有一次,他到納稅機關去納稅,納稅的人很多,輪到他的時候,他竟說不出自己的名字,雖竭力思索了一陣子,無奈已忘得一幹二淨:結果還是他的鄰居告訴他,他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湯瑪斯·愛迪生,有誰曾指望過他將來能成為一個科學家,但我們無法否認他對於今日科學界有劃時代的貢獻。

    很可能會有人認為我故意舉這種“偏例子”,其實,這是獲得巨大成功的人士中最典型“最正的例子”,在那些最偉大的人物中,很難找到“正常”的人,更別說具備什麽成功學的基本素質,或進行開發訓練。在一流的科學家當中,讀書少或沒讀過什麽書的人與“高素質”的相比所占比例是7:3,而二流的科學家剛好把這個比例顛倒了過來。就像一個名人講的一個故事,說愛迪生成名之後,有一天去紐約溫德比爾飯店進餐時,當他把衣帽交給一個女服務員時,她竟沒有給他對號牌,他奇怪地問那女子,女子卻笑著說:“不必多此一舉了,因為我能記得的。”接著她興奮地告訴他,在這大飯店裏,常有一兩百位陌生客的衣帽掛在一起,但在他們出去時,她從來不曾把衣帽遞錯過,愛迪生不能相信她的話,他馬上去問飯店經理,經理得意地說:“她嗎?啊喲十五年來還沒有弄錯過一次呢!”愛迪生隻有自愧不如。盡管記憶在我們看來是科學家最最基本的素質,但這在愛迪生和女服務員身上卻是兩碼事。美國著名的舞台明星約瑟夫·賈弗森連續演了十三年的《怕老婆傳》,可是還是時常忘記台詞。那麽有關記憶力驚人的名人的故事,真實的少,大多數滲了水分的,而記憶力驚人的大多數人是沒多大出息的人。埃及的默罕半頓大學有一個慣例,每年新生入學考試必須背誦整部的《古蘭經》,說起這部經書,朗讀一遍至少要用三天的時間,但是每年都有二萬多人能夠毫無遺漏地背誦完畢,但能跟愛迪生、愛因斯坦的名字寫在一排的人,一個都沒有。要成功就要讀懂你“必然成功的法則”,讓天使給你許願一個更美妙的未來。林肯不是很偉大嗎?可是他當雜貨店店員時很糟,正如一位美國總統所言“我除了當總統還能幹什麽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