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華大姐一邊念叨著自己的兒子阿寶,另一邊照顧小芳草,倒是給白露省了不少心。

    經過仔細斟酌,白露決定把自己庫存不多的奶製品以及八寶粥勻給小芳草分次來吃,雖然撐不了多久,但能頂一天是一天吧,希望韓家大伯的好消息快點傳來。

    話說1978年的春節在二月,白露進入任務的日子差不多是春分,所謂“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按照往年的慣例,她最多再悠閑兩三天,接下來就要大忙起來了。

    知青的工作任務自然都是村長、村支書以及生產隊長、主任那些人分配安排的,之前的韓玉玲懷孕住到了齊家,唯一的好處就是有村支書撐著,免去了繁重的勞作,雖然有的人有意見,但也隻是說說而已。

    現在,白露搬離了齊家,無形中也是少了一道保護層,她得自己麵對那些繁重的農活與各種刁難。

    當然,倒不是說當地人非要刻意為難知青,善良本分的村裏人還是有的,隻是這些老實人被老奸巨猾之人欺負得都自顧不暇了,自然是沒精力再去憐惜別人,相對的,那些壞心眼的人就占了上風。

    果然不錯,白露進入任務的第二天,就聽到傳說中的大廣播了,在大喇叭裏,村長、生產隊長、村支書、村主任輪番訓話,撇去那些無關緊要的廢話,剩下的大致內容就是:

    “咱村少雨水,必須得抓緊春灌,澆好撥節水,施好撥節肥,注意防禦晚霜凍害,大家齊心協力,不要辜負主席對我們的信任,我們要……”

    所謂春分農活,白露是半生不熟。

    雖然以前也多次去過農村任務,但是季節不一樣,做的活自然也不一樣,而且女人多半以割草、喂豬、養雞養鴨以及拾掇灶台為主,扛著鋤頭到地裏頭去耕地播種的活,白露還真沒做過。

    “男耕地,女忙灶”這是村裏普通人家的模式,而且每家每戶都至少有五口人,相互可以照應,自然不會存在孩子沒人照看的情況。

    但下放的知青就不同了,大家都是單獨的個體,下鄉時多半都是十幾歲或是二十出頭,個個都巴望著趕緊回城,所以甚少有人願意在當地結婚,而且農活任務都是分派到個人頭上,哪怕兩個知青結合了,活也不會少。

    因此,白露麵臨著一個問題,她要是到地裏去幹活的話,客戶的孩子就沒人照看了,至於把小芳草一並帶到田間去?這絕對不是個好主意,但卻是個不得不做的事。

    旭日東升,風吹大地。

    白露扛起鋤頭,拎上化肥袋子,再挎個破爛子,就這麽出門了。

    臨走前,她借著殘缺角的破鏡子瞅了一下自己的裝扮,說真的,看了第一眼就不想再瞧第二眼了:好好的上海囡囡,怎麽就搞成了這副土掉渣的村姑模樣?唉,她無比懷念沈七小姐的背景,哪怕是1983年的蔣芳芳姑娘也比現在的落魄好些。

    白露到地裏時,不算早也不算晚,比她還早到的自然是老實巴交的勤懇本分人,還沒來的多半是好吃懶做、偷奸耍滑之人。

    如果說村民是喝井水長大的,那麽知青以前就都是喝墨水的,這井水和墨水自然是截然不同,前者適應農耕大地,而後者擅長握筆寫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