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未必就是真正的能耐

    有這麽一則童話,說的是斑馬埃裏克在一次逃避獅子的襲擊中,本能地向後一踢,恰好踢中獅子的額頭,獅子應聲倒地,一會兒功夫就命歸西天。於是斑馬群中就流傳著埃裏克是上帝派來的保護馬群的天馬。在大家的推崇之下埃裏克成了草原上斑馬的領袖,獅子們也知道它們同夥中一名驍將就命喪於它的鐵蹄之下,自然誰都不敢貿然主動前去找埃裏克的麻煩。

    一年後,埃裏克在幸福安逸中發福了。龐大的體形配上油光發亮的毛皮,讓大家一眼就知道這是“馬中之尊”,加上慢悠悠的走路姿態,十足的領袖身份。

    一天,一隻從外地流浪到此的獅子,見到斑馬群早已垂涎三尺。它決定用擇其弱者一口定乾坤的捕食原則。主意已定,它搜覓了一下斑馬群,見弱者不少,但不是骨瘦如柴,就是小如羔羊,實在不值得填自己的獅口。正猶豫不決時,它的眼睛突然一亮,一隻體態臃腫、油光發亮,走路勝似閑庭信步的斑馬鑽進它的視線。憑它的斷定,這匹馬雖不年邁,但絕對沒有奔跑力。想到這裏,這頭流浪獅子喜自心出,於是一縱身向那隻它看好的斑馬襲去。埃裏克也已發現這頭獅子向它襲來,除了加快速度奪路逃竄之外,還使出它曾經踢死一頭獅子的曆史經驗,抬後腿頻頻向獅子踢去,可這頭獅子狡猾地一偏頭躲過去了,並趁斑馬放慢了速度之際,一口咬斷了它的喉管。眾斑馬見它們的領袖被一頭很一般的獅子未費多大力氣地捕獲了,個個停止奔跑瞪起驚奇的眼睛。

    草原上斑馬領袖埃裏克成了一頭很一般獅子的口中美味,作為低等動物的斑馬,未必能找出真正的症結所在,但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來說,再找不出症結所在可能就是笑話了。作為斑馬埃裏克一蹄踢死一頭獅子是大家毋須爭辯的事實,應當算是絕妙無比的成功,但也得承認,埃裏克那次絕妙的成功是偶然所得,並非必然結果。假如埃裏克比較聰明的話,既然大家推崇自己當了領袖,就要以此為開始,苦練奔跑能力和求生技巧,而絕不能不自量力地貪圖安逸,自高自傲。

    斑馬總是斑馬,經不起一丁點的尊貴誘惑,自己幼稚地養肥了膘,用生命早早地填飽了獅子的肚子。但斑馬埃裏克的悲慘結局可以給人類的我們豎起了很好的參考標杆。

    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算不了什麽,真能耐,真本事還得靠自己在生存的過程中,不間斷地總結經驗,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以利夯實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不然的話,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一定會導致自己永遠的失敗。

    畫家的畫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以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著記號。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劃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可這次,他要求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 畫麵又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劃,如今卻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不管做什麽,隻要使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有些人看來醜惡的東西,有些人卻認為是美好的。

    規則比速度更重要

    虎大王的府邸需要一名守衛,虎大王決定采取公開招聘的辦法確定守衛由誰來當。

    有關招聘的通知發出以後,動物們紛紛報名。經過層層篩選,黃牛、狐狸、老鼠勝出,進入最後的選拔程序。這三名動物各有所長,都身手不凡。黃牛力大無窮,且忠心耿耿;狐狸聰明絕頂,行動敏捷;老鼠十分機警,並善於打洞。總之,三位都是動物中的佼佼者,誰都有能力勝任守衛一職。然而,守衛的名額隻有一個,隻能采取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淘汰。

    最後的選拔采取現場比賽的辦法。比賽的內容是:三名競聘者從山底出發奔向山頂那棵老鬆樹,要求沿著山間那條羊腸小道奔向目標。這條羊腸小道彎彎曲曲,是老弱病殘者常走的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