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九·十”教師節和鹹鎮組織的“五·二五”扶貧助殘活動日,馬海泉都盡心出資,以表達他尊師重教和對弱勢群體的愛心。從1999年起,他還與一個特困生結對子,負責其在上小學期間的全部學習費用和部分生活補貼,直至其畢業,至今已是第三個了。

    很巧的是,2006年3月3日下午,當筆者到“天順”同馬總核實本文內容之時,這個特困生王健之父王勝海和其母崔永華,來找馬總。我一問方知:他們是附近王家場村人,都是39歲的無業村民。王勝海因好吃懶做偷手機而判刑3年,去年出來後,在本村打樁隊幹了半月臨時工,現在無收入。一家3口,隻靠崔永華臨時給人家做飯,每月500元的收入維持生活。今年春節剛過,崔永華帶著王健到公司向馬總表示感謝,馬總問明其家景後,憐憫地說:“你很不易呀,要把孩子培養好!以後你把王勝海帶來,我同他談談,看是否能幫他變好。”

    娘倆離開時,馬總還送給王健400元錢,作為上學之用。今天,馬總循循善誘地對王勝海說:“寒冬臘月,你家都生不起爐子,吃了上頓愁下頓——你要想想老婆、孩子的難處,也想想你的後半生,不要再吃吃喝喝打油飛了,應該立誌氣、務正業了,你說說怎麽辦?”

    當王勝海汗顏地囁嚅著表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後,有著菩薩心腸的馬總當即就說:“我給你個機會,看你能不能變好、幹好?”

    在沒有文化的王勝海一再表示決心後,馬總嚴肅地對他講:“為不讓你12歲的兒子受到心靈創傷,也為你一家人過上溫飽生活,在沒有招工任務的情況下,我破個例:明天你就到我公司包裝車間來上班,看你能否幹好——你要知道,獎優罰劣的廠規是很嚴格的!”

    王勝海聽著站起來,連連躬身應諾。最後,初中畢業的崔永華感動得眼含著熱淚,一迭聲地說“馬總啊馬總,您資助了我的孩子,您挽救了我這家庭——您的大恩大德,我們是一輩子也忘不了哇!”

    後提外省市。

    馬總一以貫之地為民義舉,不僅是對本廠員工和本村鄉親,而且還普遍表現於他同眾多客戶的業務交往上。在此次采訪中,我有機會同馬總在河北和江蘇的兩個客戶老總分別座談,這就使我得以從更廣的領域了解馬總。談業務,就要講市場、說競爭。關於市場競爭,馬總有他獨到的見解:“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激烈競爭是題中應有之義。同行業之間你追我趕,原本是件好事,可以互為壓力和動力,帶來技術創新和更多更好的產品,促進優勝劣汰。我認為:同行業的競爭雙方,不一定就是利益截然對立的‘冤家’對頭,競爭的目的也不應是你死我活,而應是超越對手,你好我更好,你強我更強。超越的辦法雖有許多,但首先應當是強壯自己,而並非不擇手段地消滅對手,對手之間,也應該而且可以成為互促互幫的朋友!”

    他那大得人心之舉,印證了他這深思熟慮的看法。

    河北省武強縣啟龍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鐵嶺說:“我是1986年在天津的一次業務會上認識馬總的,他那坦誠的性格、敏銳的思路和智慧的談吐,令我心折首肯,不久即建立了業務關係,並日漸發展為互促互幫的朋友。他在各方麵都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我們都把他當成可敬可親的老大哥,有心裏話願意跟他說,有什麽事,也願找他辦,多年來,他辦的每件事,都讓我們很滿意!馬總用我廠的染料中間體,他每次要貨,都提前同我協商,而且是帶著現金提貨,從不壓款,有力地支持了我廠的正常運轉;他有時接待客戶時沒貨,就主動把客戶介紹過來,購買我們的,增加了我廠的經濟收入;在我廠由國營改民營的轉製期,因生產品種的轉移、技術跟不上而造成暫時停產,正當我著急而又無能為力的時候,馬總自告奮勇地南下廣州、上海,為我們請來了有關技術人員,使我廠很快恢複了生產,並日益發展壯大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