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64年春天,因62歲的病父住院,家庭極度困難,海泉就被迫離開了他情有獨鍾的鹹一中,回村幹活掙工分。他把自己的書包掛在屋牆的釘子上,每天下地前和回家後,都要含情脈脈地望一望,異常留戀地回憶上學時的幸福時光,書包整整掛了兩個月。後為專心致誌地幹活,他幹脆把書包藏起來,以徹底忘掉它——但實際上,他求學上進、誓幹大業、富裕鄉親的宏願與壯誌,卻深埋心底,它猶如一顆極富生命力的良種,隻待春風雨露一來,就會勃然萌發,奮然成長,燦然開花,赫然結果!

    在這聞名海內外小站稻發祥地的津南,5月份是鄉親們不誤農時快插秧的繁忙季節。回村當年的海泉,先下水田挑芽子,後學技術性強的插秧活。當地老農說:“在咱這地方,隻要你學會插秧,就一輩子有飯吃!”

    海泉決心學會。由於他悟性好、又認真,很快掌握了插秧要領,質量和速度,堪與生產隊的青壯年比。談及此,自幼同他一起長大的津南區建設開發公司黨員幹部周玉池說:“當年6月份,我倆同社員一起,到20公裏外的板橋農場給人插秧,管吃、住,每天掙3毛錢。有的剛幹幾天,就累得跑回家了。可生性倔強的海泉,卻一直堅持下來。他從三、四裏地遠的地方挑芽子,一路都是蘆葦茬子,所穿的球鞋,三天就給紮爛了,底兒掉了,不能穿,他索性光著腳丫子幹。腳底紮破化膿,他晚上用清水洗洗,把膿擠出來,第二天一早,仍赤腳上陣,日子一長,新傷加老傷,疼得鑽心,不敢著地,可他卻一直堅持出勤。晚上他們住的,是位於荒郊野外的板橋3分場勞改犯住過的房子,就睡在地上鋪的稻草上。往往有這種情況,早晨剛坐起,就從被窩裏爬出條蛇來!有經驗的老農說,蛇最怕煙味,所以,就在那時,海泉學會了抽煙葉兒。在赤日炎炎的田間路上,別人都買三分錢一棵的冰棍兒解渴,而他卻舍不得買。”

    到第17天完成任務一回家,年方14歲的海泉,就把他平生首次掙的5.1元錢,一分不少地交給了媽媽,媽媽激動而又疼愛地把他緊緊樓到懷裏,一迭聲地說:“我的好寶貝兒,你這麽小就知道過日子、疼媽媽了呀——我的兒子真有出息!”

    直至而今,馬海泉還清晰地記得,媽媽不禁潸潸,滴滴喜淚,從她那飽經風霜、皺紋縱橫的臉上,淌到了她的胸前……在朔風凜冽的冬三月,像海泉這麽大的農家孩子,有的在教室上課,有的在生爐火的屋裏玩兒,可他不能啊——父親的病情牽著心,家庭的重擔壓在肩,他得幹活養家糊口啊!他每天淩晨五點半摸黑起來,拿著鐮刀,扛著上拴兩根繩子的扁擔,懷揣兩個玉米麵餅子,在黎明前黑夜中的坎坷土路上,踉蹌到15公裏外的大韓莊荒窪去拾柴禾。他把人家打完蘆葦、露在地上的根部,連同野草,用鐮割下來,一是自家做飯當柴燒,二是可買些錢。餓了,他點著幹柴草燒燒餅子吃;渴了,就吃溝裏的冰塊,這一涼一熱,把他的牙給破壞了。到日薄西山時,他吃力地挑著七、八十斤的兩捆柴禾回返。每走兩根電線杆的距離歇一會兒,太累、太餓了,就每走一根電線杆的距離歇歇,直到天黢黑了才到家,翌日一早又去。他堅持了一個多月,拾來的60多捆柴,在家堆成了垛……人的曆史,要用行動去寫;人的表現,群眾自有公論。1964年,天津地區發生的“02”病,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12月份,根據村民推薦和黨支部研究,決定派“正直、好學、寬厚、實幹”的馬海泉,到區參加為期4個月的紅醫培訓班學習。在全區每村一名共173人中,14歲的海泉是年齡最小、文化底子最薄的一個。去前,他把30捆柴禾用小車拉了兩趟,到鎮上,以每捆5毛錢所賣的15元,給媽10元,自留5元買學習用品。他們在鹹水沽教堂集中吃住,一天6毛錢的夥食費由村支付;每天在區文化館聽醫生上大課,課後留作業,還要考試。海泉在課上聚精會神地聽講、記錄,課下見縫插針地複習、強記。晚上,他怕影響別人睡覺,常到路燈底下學習,即使在下雪天,也從不間斷。天道酬勤。最後,他以良好成績畢業回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