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天然的教師。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講:“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時期形成的。”性格決定命運。因此,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育,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馬海泉之所以能夠用超人的苦幹、毅力和智慧,在雲譎波詭的商海中,破浪飛進、連傳捷報、頻奏凱歌,是與他“窮煉壯誌苦成才”的困窘家境和父母的諄諄教誨,一脈相承和順理成章的。

    生長於南大排汙河北畔窮村周辛莊的馬海泉,其家庭的貧窶和艱辛,是令如今的年輕人難以想象的。父親4歲即無爹娘,與其僅16歲之兄,在要飯、逃荒中相依為命。母親也是命運多蹇,17歲結婚後,即同其父一起闖關東。先是在吉林省曠野種地糊口,後又給侵華日軍在鐵路上當裝卸工。這對舉目無親的年輕夫婦,在霜凍期長的東北,“上無片瓦遮身體,下無寸土立足基”,加上慘絕人寰的日寇鐵蹄的蹂躪,其生活的痛苦與艱難可想而知……倆人在東北的20多年中,生了10個孩子,夭折了8個。1947年,在抗日戰爭中,因饑寒交迫,難以為生,其父用二輪小推車,推著母親和兩個姐姐,隨著逃荒的人流,向天津走。幹糧吃完了,盤纏花光了,就賣掉小車和外邊的衣服,4個人一路要著飯,經過47天漫漫行程,最後來到周辛莊的姥姥家,在四麵透風、屋頂漏雨的土坯水車房子裏棲身,靠父親給人扛活,勉強維持一家生計。1950年9月27日,馬海泉就呱呱墜地在這水車房子裏。盡管家貧如洗,但已41歲、膝下隻有女孩的母親,生了這個白白胖胖的男孩,高興得一個月都沒有好好睡過覺!妹妹出生後,全家6口在這一間半的土坯房裏,一住就是17年。窮人的孩子早幹活。從小海泉4歲記事起,他放過雞、拾過柴、撿過稻穗……樸實、正直的爸爸經常耳提麵命地教育他:“不論窮富,做人要有誌氣,做事要能夠受苦——有誌氣、能受苦,才能成大事!”

    樂善好施的媽媽也不斷情意綿綿地對他說:“兒呀,日後你在外邊,對人要真誠,要寬厚,多幫助別人,別光顧自個兒——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嘛!”

    也正是他小時這些潛移默化的良好家庭影響,使他受益終生……馬海泉7歲時,揹著母親用白羊肚兒手巾縫製的書包,到離家2裏地的頭道溝村上小學,父親又語重心長和滿懷熱望地對他講:“咱家祖祖輩輩都沒人上學,你可一定要立誌氣、努力學習呀!你記住:將來有了出息,要讓全村同咱一樣受苦、受累的鄉親們,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這刻骨銘心的教導,成了他永遠的動力、夙願和奮鬥目標!所以,他學習自覺、勤奮、品學兼優,每學期都得到獎勵,上四年級時,就當了少先隊大隊長。早慧懂事的海泉,深知家境的貧窮和父母的不易,每到假日,他就隨父到河邊墓地空隙,開種小塊荒地,或者在父挖水溝時,用小籃子幫著提土。國家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在11歲那年的周日去放雞,曾兩次餓昏倒在地裏;那時他家每人每頓隻有一個小窩頭,他怕父母舍不得吃而盡他,就吃完了一個喝點水,趕緊上學去了……1962年,馬海泉以全區數學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取了他夢寐以求的津南區重點校鹹一中。入學時,家裏無錢,父母就分別到各家去求借,才湊夠了總計5元的書費和學費。深諳家貧的海泉,為減輕家裏的負擔,從上小學到中學,夏日,他每天下午放學後,就用小竹簍在稻田裏逮泥鰍和鱔魚:簍裏放上食,簍下有口,魚能進不能出。他把20個魚簍分別放到村東幾公裏外的小營盤、劉家圈等地的稻田裏,第二天一大早,再走著取來,一次能逮五、六斤魚,把它存在家中水桶裏,然後再去上學。等存到10多斤,其父再拿到集上,以每斤2角錢賣出,這樣,他每天可以收入1元上下,以此補助全家生活和自己上學的費用。因他比一般家庭更困難,故學習更加努力,成績也更突出,他擔任學習委員,享受本年級最高額每月3元的助學金,可他每月隻花0.5元,剩下2.5元交給母親,接濟全家人生活。這年的中秋節,別家的孩子都吃月餅、水果等食品,而窮家之子馬海泉卻不敢奢望。下午四點多放學後,12歲的海泉帶著魚網,同提小藍的8歲妹妹,在村邊的大沽排汙河撒網拉魚,他倆順流而下,一直拉到幾裏外的王家場村邊,接著又原路拉回。到傍晚一清點,共撈到一斤左右的兩條黑魚和一、二寸長的十幾條小鯽魚。回到家做時,無錢買油、醋等佐料,隻用鹽水在燒柴草的大鐵鍋裏熬一下。全家四口,每人隻有一個大麥麵的薄餅子,就著魚吃。敬老疼小的海泉,總是默默地用筷子,把大一點的魚夾給爸爸、媽媽和妹妹,自己挑最小的吃——他家就是這樣過的中秋節!作為一個十二、三歲的農村少年,能有此義舉,別說是今天絕無僅有,就在當時也是鳳毛麟角的——他這求學中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是多麽難能可貴、值得倡導和弘揚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