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出現了大規模的流動人口,因而流動家庭也越來越多。在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中,家庭教育問題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卻又不能被忽視的問題。

    流動家庭子女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如父母文化素質偏低是家庭教育難以有效實施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家庭居住環境較差,子女學業較差等。

    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重點在家長自身。因此,家長需要轉變幾個觀念:

    一、教育孩子,家長有責

    許多流動兒童的家長對“家庭教育”一無所知。他們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是老師的責任,跟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有些家長從不去學校和老師溝通,也不和老師電話聯係,他們不能有意識關心孩子的學習、成長,誤以為能給孩子提供吃、喝、上學條件就行了,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在流動家庭中不是少數。家長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必須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

    二、家長要有學習意識

    家長應積極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的知識、方法、技巧等,可以和有經驗的家長交流,可以和孩子的老師交流,可以購買家庭教育書籍自學,還可以通過家長學校等形式學習。家長隻有懂得了科學的教子知識,才能彌補有限的家庭教育條件和自身文化知識的匱乏以及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的不足。

    三、摒棄“讀書無用論”

    目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不少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四處打工,這種情況使孩子和家長在心裏產生了新的“讀書無用論”。家長應認識到,盡管目前存在著上述問題,但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學習更容易被社會淘汰,上學並不是為了找份工作,而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隻要有真才實學,總會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四、轉變成才觀念

    在流動人口家庭中,父母往往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理想的一麵,出於對自身的文化水平、職業狀況、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不滿意,多數家長對子女將來期望高、職業理想化,希望孩子學曆達到大專以上,能給自己“爭口氣”、出人頭地,有較穩定、聲望高的職業,改變自身較低的社會地位。這原本正常,但過分則不利於孩子成長。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況和興趣、個性等製定適合孩子的發展目標,不能對孩子期望值過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