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學生集體實行幹部競爭上崗製,或值日班長製,即每個人都有機會有義務和權利當幹部。這是孩子參與集體、更好成長的好機會。家長的責任是鼓勵孩子爭取當幹部、當好幹部,熱心為大家服務,在為集體服務中個人也得到成長、進步和成熟。家長還要教育孩子怎樣當幹部,盡可能給孩子一些具體指導,比如怎樣組織活動,怎樣溝通和公關,怎樣處理一些意外事故、人際糾紛等。

    五、幫助孩子處理集體活動中發生的一些問題

    如在集體中受挫折、被冷落的問題,被動、退縮、不積極參與問題,和同學發生關係衝突問題等。辦法仍以引導鼓勵為主,每遇一事,坐下來冷靜分析,必有成效。

    六、防止孩子參與消極小團體

    中學生們在正式集體之外,常會形成三五成群的小團體,這類團體的內聚力強、成員行為一致、排斥他人、情緒色彩濃厚、信息傳播快、接納程度高,並有無形中形成的首領人物。心理學研究證明,如果這類團體成員發展良好,積極互動,則會達到齊頭並進、健康成長的目標;如成員活動以休閑娛樂為主也有利於成員心情愉快、消除身心疲勞;若成員相互交流和強化消極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則會導致成長受阻,以至導致身心發展不良,嚴重時會引起反社會行為。所以,家長必須敏感地注意孩子的交往圈子:了解他們都在想什麽、說什麽、做什麽,要引導孩子的積極交往,及時阻止消極小團體交往,防止警惕由休閑娛樂式交往轉化為消極小團體交往。

    七、家長自己要熱心集體活動,給中學生做出好榜樣

    家長在自己所在的組織、單位要努力奉獻,為單位建設出主意,和同事、上下級融洽相處,以自己熱愛組織之榮為榮,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熱心集體活動。

    八、防止不利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言行

    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少管班上閑事,學好自己的本事才是真的,別的都是瞎掰。”“當什麽幹部,別幹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看你滿頭大汗的,圖個什麽,傻子才學雷鋒呢。”……長期這樣,不但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更會給孩子做人做事埋下禍根,還會給孩子造成心靈的痛苦和壓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