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或問"聖可學乎?"濂溪先生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周敦頤《通書·聖學》

    4.02動表節宣,以養生也;飲食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德也;推己及物,以養人也。——《程氏易傳·頤傳》

    4.03"慎言語"以養其德,"節飲食"以養其體。事之至近而所係至大者,莫過於言語飲食也。——《程氏易傳·頤傳》

    4.04"震驚百裏,不喪匕鬯"。臨大震懼,能安而不自失者,惟誠敬而己,此處震之道也。——《程氏易傳·震傳》

    4.05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欲牽於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艮其背",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則無欲以亂其心,而止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內欲不萌,如果而止,乃得止之道,於止為"無咎"也。——《程氏易傳·艮傳》

    4.06李籲問: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無事時,如何存養得熟?曰:古之人,耳之於樂,目之於禮,左右起居,盤盂幾杖,有銘有戒,動息皆有所養。今皆廢此,獨有理義養心耳。但存此涵養意,久則自熟矣。"敬以直內",是涵養意。——《二程遺書》卷一

    4.07呂與叔嚐言,患思慮多,不能驅除。曰:此正如破屋中禦寇,東麵一人來未逐得,西麵又一人至矣。左右前後,驅逐不暇。蓋其四麵空疏,盜固易入,無緣用得主定。又如虛器入水,水自然入。若以一器實之以水,置之水中,水何能入來?蓋中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二程遺書》卷一

    4.08伊川先生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間,然後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隻是私己,終不足以達道。——《二程遺書》卷二上

    4.09今學者敬而不見得,又不安者,隻是心生,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此"恭而無禮則勞"也,恭者,私為恭之恭也,禮者,非體之禮,是自然底道理也。隻恭而不為自然底道理,故不自在也,須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語必正者,非是道獨善其身,要人道如何,隻是天理合如此,本無私意,隻是個循理而已。——《二程遺書》卷二上

    4.10今誌於義理而不安樂者何也?此則正是剩一個"助之長"。雖則心操之則存,會之則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須且恁去,如此者隻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鄰"。到德盛後,自無窒礙,左右逢其原也。——《二程遺書》卷二上

    4.11伯淳在長安倉中閑坐,見長廊柱,以意數之,己尚不疑。再數之,不合。不免令人一一聲言數之,乃與初數者無差。則知越著心把握,越不定。——《二程遺書》卷二上

    4.12人心作主不定,正如一個翻車流轉動搖,無須臾停,所感萬端。若不做一個主,怎生奈何?張天祺昔嚐言:"自約數年,自上著床,便不得思量事。"不思量事後,須強把他這心來製縛,亦須寄寓在一個形象,皆非自然。君實自謂:"吾得術矣,隻管念一個中字。"此又為中所係縛。且中亦何形象?有人胸中常若有兩人焉,欲為善,如有惡以為之間;欲為不善,又若有羞惡之心者。本無二人,此正交戰之驗也。持其誌,使氣不能亂。此大可驗。要之聖賢必不害心疾。——《二程遺書》卷二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