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MAT的成功是因為他把握了電腦化物流管理這個潮流,這使得他獲得了別人不能擁有的巨大而又精細的管理能力,這種力量是保證他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的核心。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把一個人的領導力和地位、個人成功聯係在一起。如果有人說他做領導隻是為了做事,那他一定在撒謊。曆史上從來沒有見過身處高位,而完全不享受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帶來的好處的人,因為這是人性無法抗拒的本能。而且實事求是來說,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也沒有什麽不妥當。當然這種享受是有層次之分,有人喜歡享受地位帶來的物欲,比如女人,更好的車子、房子,更多的票子等;有些人卻是享受權力帶來的無與倫比的精神滿足。

    那麽領導力的本質是不是人們追求自我欲望滿足的衝動呢?顯然不是,雖然這種衝動是成為領導的基本動力源頭之一,但並不是主要動力源頭。任何人都有,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我們討論意義上的領導,而且人類行為都受內心欲望的驅動,成為領導隻能是方向之一。欲望會帶來動力,但是不能獲得擁戴。這種說法說出了某些基礎性的東西,但肯定不能說是領導的本質。在領導學的浩瀚的著作裏麵,關於領導力的本質的學說大致分為三類:特質、職能和情景。

    (1)特質說。特質說是指領導人的產生、行為是因為他們具有某些別人不具有的特質,比如熱情、誠實、親切、勇敢、果敢、公正、睿智等。

    但這個理由似乎並不充分,因為擁有這些特質的人很多,為什麽卻沒有成為領導呢?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誠實、勇敢、熱情的年輕人,他們懷才不遇、鬱鬱寡歡;也有一些公正、睿智的中老年人,因為某些原因走錯了一小步,而喪失一生機會。他們具有任何概念上的領導能力和意願,但是大多無聞終老,所以我以為個人的特質隻是告訴我們領導者是一種什麽樣的人,而這隻能是領導力的必要條件。

    或許有人會說他們是因為情商太差,關係不好,所以沒有得到提拔,或更加直截了當說是禮沒送足,自然朝中無人。說實在話,因為利益而結成聯盟確實是可能的,但是隻有利益的聯盟如何能見陽光?見不了光又哪來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如果隻是以利益作為換取高位後,沒有能力駕馭各個利益盟友,這個高位隻是一個虛位、一個傀儡而已。

    中國企業裏曾經有過許多的“空降兵”,這些人從其它公司的高層直接移到另一個公司的高層,其個人能力、德行應該是沒有疑問的,能夠被接受,在人際關係上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好結果的不多,像惠普的李漢生到方正,IBM的吳士宏到TCL,大多铩羽而歸。那麽他們的問題又在哪裏呢?這是一種必然嗎?為什麽在美國有那麽多成功的例子呢?問題可以提很多,我以為還有兩個方麵是他們所缺乏的,一是為該企業、該機構做過什麽事情,另一個是該企業或該機構的環境是不是需要這樣的一個領導人。前者是領導學中的職能說,後者是情景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