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實事求是地行使權力,不沉迷、不崇拜,把權力行使的目的想清楚,才是一個好的領導。

    權力是一個偏向貶義的詞匯,它常常和昏聵的老人、奢侈的享樂、肮髒的幕後交易、惡毒的陰謀、殘酷的迫害聯係在一起。說一個人權欲熏心,那更是讓人生厭。然而領導沒有權力就不稱其為領導,我們都同意沒有權力是做不成事的,權力是領導所必備的道具,當然這裏指的權力主要是組織性權力。

    漢獻帝貴為天子,卻需仰曹孟德的鼻息,還有什麽資格談平天下?當年大清隆裕皇後簽發退位詔書後,被袁大總統稱為“女中堯舜”,評價那是相當得高,也給與極優厚的優待條件。然而革命到底的馮玉祥將軍帶領穿土布軍裝的西北軍打到北京後,輕而易舉就把小皇帝趕出了紫禁城,廢止了優待條件,逼得小皇帝到天津當寓公。有時畢恭畢敬的供養唯一的目的隻是溫柔地割斷你與世界的聯係,消除你的影響力。高薪厚祿的供養說沒有就沒有,如果你沒有權力的話。

    權力就是影響他人的能力,是將意圖轉化為現實,並維持它的能力。形象來說,遠見是領導要推銷給員工的商品,權力是購買服從的貨幣。我所控製的任何你希望得到或希望避免的東西都是權力的來源,權力從獲得的來源上簡單說可以分為組織權力和非組織權力。前者由組織授與,後者由個人特性贏得。從行為上細分有五種主要類型:強製權力、獎勵權力、合法權力、專家權力和偶像權力。

    強製權力是很容易讓人上癮的--“拉出去斃了!”,舊時的軍閥最喜歡這樣說,沒有比肉體上消除討厭的人更痛快、更徹底的事了,但是這樣的後果往往是自己也讓人“拉出去斃了”。可惜我們現在還有很多的領導者喜歡“無毒不丈夫”的信條,“生意不做仁義在”被看作幼稚。這大概是“文革”的鬥爭精神的繼續,喜歡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世界。撤職、降薪、開除、罰款、冷漠、威脅等等都屬於這一類。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規則清晰,有人犯了規卻沒有得到懲罰,這個權力就會大大削弱。強製的權力常常需要擦屁股,盡管這樣結果來得很快,有一利必有一弊。

    獎勵的含義不用羅嗦。值得注意的是獎勵使用的負麵影響。獎勵如果不是獲得者期望的東西,就沒有什麽用處。一個想漲薪水買新房的員工對新馬泰旅遊不會有多大的興趣。獎勵常常忽視原因。銷售最多的員工獲得最高的獎金,但我們卻忘記了前任的長期工作,或者區域購買力的差異。最後獎勵還會阻礙冒險精神和破壞合作關係。正確向前再走一小步就是謬誤,我們的世界就是這樣有趣。

    所謂合法的權力指的是法律、規則、或不成文的習俗與文化所授與某個職位與某個人的權力。例如幹部、法官、警察、教師、父母、舊時的鄉紳等等。比如交通警讓你開車緩行等待,你不會偏偏要加速衝過去吧?我們常常會感受到一些不合理的規矩,比如北京的西直門到紫竹橋,一條又寬又直、連紅綠燈都沒有的大道,有一段時間偏偏限行時速30公裏。而限速的理由隻是地底下在挖地鐵,而這對馬路並沒有什麽明顯的影響。據說這條路上產生的超速罰單占了整個北京市的三分之一強。有一些鬥爭性強的人會蔑視“不合理”的規矩。作為領導人,第一是要製定合情合理的規矩,但是對違反“不合理規矩”的處罰也不應該手軟,因為“法”比“理”大。世界的變革一般是先融合,再改造,否則就是革命了。革命固然好,但是過程對老百姓來說是大大的不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