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34 車站隻是一個大院

    “蚌”是一種水生的動物,河蚌集中的地方就叫做蚌埠。2000多年前,《尚書·禹貢》有“泗濱浮磬,淮夷?珠”的記載。“淮夷,淮水之上夷民也”,是指古代居住在淮河中下遊的氏族;“?”係蚌的別稱,此蚌出珠。蚌埠是采珠之地。到元朝,蚌埠尚未形成,隻是一個南北所轄三縣的邊緣地帶。明朝蚌埠是鳳陽府的一個邊陲鄉集,光緒《鳳陽縣誌》:“蚌埠集,在(鳳陽)縣西北五十裏”,並且開始設渡成埠。淮河北的小蚌埠因為地處鳳陽、懷遠、靈璧三縣交界處,故有“雞鳴狗叫三縣聽”的說法。清乾隆十九年(1754),鳳陽縣在此設蚌埠鎮。清中葉以後,這裏形成了一條50米長的老大街,建有魁星閣、文昌閣、東嶽廟等建築物,人口還不足500人。太平天國前蚌埠是私鹽集散地,曾一度繁榮。

    蚌埠因盛產河蚌珍珠而得名,又被譽為“珍珠城”。這裏地處我國南北分界線,既有北方人的古樸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秀麗婉約,沃野平疇,物產豐富,是淮河岸邊一顆耀眼的明珠。有俗語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津浦鐵路開建前,蚌埠僅是鳳陽西北邊陲的一個偏僻荒涼的小村莊,接待南來北往的行人渡河,遇到風急浪高,行人在此住下歇腳。晚清詩人胡士星的詩《蚌埠道中》一,是當時蚌埠麵貌的生動寫照:“樹裏兩三家,疏籬帶落花。園林新雨後,夢秀漸抽芽。”蚌埠市的珠園、南山公園占地數公頃,它的原址是1909年修建津浦鐵路取土時留下的大水塘,又稱“津浦大塘”。新中國成立後,清除淤泥,修建成了美麗的公園。淮河上遊各流域物產,向來循淮河經臨淮關,出清江浦(今淮陰),順運河而下。津浦鐵路通車,使流向徹底改變。這些貨物循舊道淮河至蚌埠,即舍舟登陸,改由津浦鐵路南運到浦口,然後再往無錫、上海,北趨濟南、天津,分散各處。正是由於貨物運輸線路的改變,使處於津浦鐵路和淮河交匯點的蚌埠,中轉南北貨物的區位優勢變得十分突出,很快成為皖北、皖西及豫東南廣大地區的貨物集散地,輻射周圍20多個縣。鐵路的開通,也帶動了服務業、商業和近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淮河鐵橋在蚌埠興建時,為適應2萬多建橋民工的生活所需,蚌埠集上立時開辦了一批飯店、客棧、澡堂、縫衣鋪、雜貨店等。津浦鐵路全線通車後,淮河南岸因設有火車站,又加港口的擴建,商業貿易活動日趨活躍。據史料記載,1934年,蚌埠由開埠前的4000餘人迅速膨脹到10多萬人。以此為開端,蚌埠這顆冉冉躥升的新星,逐漸取代了鳳陽、懷遠等周邊區縣的地位。1947年元旦正式設市,成為安徽省第一個建製城市,津浦鐵路的開通成為蚌埠迅速崛起的基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