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33 淮河流淌的旋律

    乘坐火車旅行,你會有一個發現,幾乎每座較大城市的周邊,都環繞著豐富的水源,一條江或一條河,養育了這座城市,人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沿著蚌埠站向北1.9公裏處,即是著名的淮河。

    朝霞初升,河水如練,漩渦充滿了韻律感。站在河邊,過河的船隻近得觸手可及。江邊的柳樹林裏,漫步著假日裏的人們。我想象附近的居民是何等的美妙,每日推開窗戶,便能看到清清的波瀾。晚上聽著列車漸漸遠去,如同枕著濤聲入眠。不像我們這些旅行者,每次經過這裏,才能讓目光從車廂裏延伸出去,擁有短暫的幸福感。

    淮河鐵橋於1909年12月開工,1911年5月15日建成,為9孔跨度62.8米的柏式下承鋼梁,全長586.28米,是津浦線上僅次於黃河橋的大鐵橋。

    鐵橋由英人總工程司徳紀設計,橋址原定在淮河中遊的臨淮關附近。1908年初,經實地勘察,發現河岸地勢低窪,易遭洪水淹沒。德紀帶著一幫工程技術人員繼續向上遊尋找,踏上了蚌埠這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這裏地勢較臨淮高,水勢比較平穩,而且河床底部是堅實的山根,建橋墩比較穩固,遂確定津浦鐵路從蚌埠通過。

    開工建造時,因臨淮關以南尚未鋪軌通車,建橋所用材料均靠數萬民工溯淮河運至蚌埠。建橋共用混凝土8806平方米,花崗岩352立方米,石子508立方米,鋼材250噸。除鋼桁梁係購自蘇格蘭瑞特赫德森公司外,其餘器材均在國內購置,所用氣壓沉箱由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全橋共用款項不及100萬銀元,較原計劃110萬元節約10萬元。

    淮河鐵橋是溝通南北交通的要道,每遇戰爭,必為爭奪之地。1938年初,日寇兵臨蚌埠。2月2日,國民黨軍隊第67師撤離時以水為兵,炸毀大橋。日寇侵占蚌埠後,於同年9月修複。1949年1月16日,當解放軍迫近蚌埠時,國民黨第96軍劉汝明部以20噸炸藥炸壞大橋,聲聞數裏。

    修複原橋,工程量很大,需時也太久,不能適應軍事形勢現時的要求。蘇聯專家根據對德作戰修複第聶伯河橋的經驗,提出修臨時木便橋的建議。經過對5種搶修方案進行比選,確定在正橋上遊30米處,先修建一座半永久性的渡河便橋,保證軍運。主跨采用16孔25?郾46米上承鋼板桁梁,兩端為2孔及3孔12?郾5米工字梁,采用木樁、木籠填石及木籠填石固樁等基礎,木排架墩,全長500?郾38米。經過籌備,修建工程於5月1日開始,鐵道兵團第三支隊和徐州搶修大隊擔任建橋任務,配合任務的有皖北三分區的3000多名民工,蚌埠市150多名木工,還有從山東榮成縣趕來的十餘人的潛水隊。時值淮河春汛,幾乎天天下雨,淮河水麵寬約300米,最深處已達12米。工人們在寒冷的風雨中不停歇,在炎熱的暴日下不懈怠,拚命往前趕工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