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22 演繹艱難的抉擇

    賈汪曆史悠久,早在商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這裏不僅有兩漢時期的白集漢墓、三國時期的皇姑墓、茱萸寺遺址,還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佩劍將軍”起義舊址等。境內自然風光秀麗,有大小300多座山頭。賈汪的得名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明萬曆年間,始有人遷至賈汪現城區老礦居住。一賈姓者發現該地東北有一泉匯成的小汪,塘水冰清,環境宜人,遂臨汪居住,並在門上貼一副對聯自娛:“門對青山龍潭水,戶臨綠水鳳凰池。”後移居汪畔者增多,人們便稱該處為“賈家汪”。隨著煤炭的開采,人們稱“賈家窯”。時間長了,將“家”字省去,簡稱“賈汪”。

    1880年,因洪水衝刷,賈汪一帶發現露天煤線。1882年,洋務派首領左宗棠為加強海防,“拓增船炮大廠”,上奏光緒皇帝“請開江蘇利國煤礦”。準奏立案後,左宗棠批準徐州道台程敬之推薦的南京候補知府胡恩燮來徐州籌辦礦務。1911年辛亥革命後,胡恩燮之子胡碧徵因經濟拮據和形勢所迫,將徐州煤礦(主要是賈汪煤礦)賣給袁世凱的弟弟袁世傳。袁世傳從唐山聘來礦師,開鑿了兩座大型豎井。1916年,賈汪煤炭公司一、二號礦相繼投產,1917年日產煤已達500噸以上。但是僅靠民車拉運,車子少費用高,而且至津浦線柳泉站還需二遍倒裝,損耗甚大。為此,賈汪煤炭公司決心自建運煤專用鐵路。1917年,未經勘探,賈汪礦至柳泉站的小鐵路一次建成,全長15公裏。通車初期,用牲畜作為牽引動力。數月後,公司購買的鐵路運輸設備運到,一輛牽引力為5噸的小機車和載重1噸的小煤車數輛。1931年,機車增至5輛,小煤車增至60輛。1940年2月,日軍把柳泉至夏橋礦井的小鐵路改造成標準軌距的正式線路,在夏橋礦井附近設柳泉炭礦站(今賈汪站),同年3月通車,兼辦旅客運輸。

    車站不僅是鐵路的起點,也常常是一個城市的起點,是旅行者進入城市的門戶,是最先接觸也是最後離開的地方。因此,車站建築往往成為城市的地標式建築,成為展現地域文化的載體。那些經過時間長河反複淘汰剩下來的老建築,即使沒有了客運貨運,沒有人居住使用,仍似美人一般,亭亭玉立,有著無限的妖嬈。

    在人們的精心庇護下,賈汪車站保存完好,牆壁色彩鮮豔,曆久彌新,好像剛剛落成使用。順著站裏往南走,就是夏橋煤礦,石砌的鐵路門依稀可辨。清朝末年,當地農民在北邊的小河下遊築一小橋,名曰“下橋”。日後,有人在橋頭植柳數株。盛夏之際,柳蔭鋪地,涼風習習,招引行人在此歇腳納涼,時間長了,人們便將此橋稱為“夏橋”。1933年,華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在此開鑿新井,稱為“夏橋煤礦”。進到礦裏,感覺有些荒涼,因為這裏的礦井已經關閉數年了,房屋也大都拆除,一台小型調車機漆皮開始脫落。偌大的空地上,保存一座基本完好的兩層老式樓房,呈“U”字形的布局,上下共有40多個房間,是日軍占領賈汪礦後建的。西麵有一排後來建的樓房與它相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帶天井的院子。樓房東大門的左側,有一塊徐州市政府1991年10月立下的革命紀念標誌碑。它告訴人們,這裏是“國民黨第三綏靖區部隊起義舊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