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16 感受曆史的溫度

    官橋站位於山東滕州官橋鎮境內,建於1912年,是津浦線上的一個四等中間站。20世紀60年代初,旅客發送量每年約為兩三萬人。

    說到官橋,可能生分;提起毛遂,則如雷貫耳,婦孺盡知。《滕縣誌》記載:“毛遂,薛人也。卒後葬於薛。”毛遂晚年回到故鄉,死後葬在薛城北門外。薛國故地,即今天滕州市張汪鎮和官橋鎮一帶。那裏有一座2000多年前的古城遺址,綿延數裏,蔚為壯觀,袒露在魯南平原。

    毛遂墓建在薛城北門外,具體位置在津浦線東側數十米。津浦鐵路修建時,規劃在原墓室建車站票房。遷墓破土後,發現墓上蓋有“遇鐵而開”四字的石刻,遂將墓移至鐵道西側30米處,重新安葬,封土堆一米許,直徑2.5米。墓前立有石碑,碑刻“毛遂墓”三個正楷大字。1945年冬,國民黨軍在毛遂墓上架設炮台,墓碑斷為三截,今斷碑、墓石尚存。1991年由官橋鎮政府出資重修毛遂墓,青石壘築,著名書法家王學仲題寫“毛遂之墓”四個大字。出於對先人的敬仰,每次到官橋站都忍不住到墓地走走,沐浴在夕陽的餘暉裏,靜靜地呆上幾分鍾。

    戰國時期,公元前257年,秦國日漸強大,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邯鄲,趙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準備挑選20名門客隨行前往,已選19名,尚缺一名。這時門客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一同前往。到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求其出兵援趙,從日出談至日中,仍無結果。毛遂急了,挺身而出,手握寶劍登階而上,陳述利害。毛遂一席話說得恃強淩弱的楚王連連點頭,遂與平原君歃血為盟,共同抗秦。回國後,平原君對毛遂讚歎不已:“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故事最早記載在《戰國策》,繼而又被司馬遷寫入《史記》。勇敢是人類美德的一座高峰,毛遂的英勇無畏陪伴著曆史鏗鏘的腳步,啟迪著後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被世代秉承。我們由此也深刻觸摸到了宏大與卑下,坦然與猥瑣,勇敢與恐懼,功名與失意,那些既遙遠又熟悉的集體記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