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11 微笑而不屈的雅士

    對一個陌生城市而言,什麽會留下第一印象?應該是地名,至少在你的眼睛看到之前。比如濟南中學,我自然會想到那是濟南市的頂級中學,泉城最負盛名的中學,無數家長和學子渴望躋身而入的一所中學。事實也是這樣。

    1945年11月16日,津浦鐵路管理局派張立誌等8人接收日偽“華北交通股份公司濟南鐵路學院”及“濟南交通中學校”,歸並建立“交通部部立濟南扶輪中學校”,隸屬津浦局人事室。津浦局撥款兩萬元為開辦經費,張立誌為校長,校址在津浦站街,學生319人,其中鐵路員工子弟209人。1949年2月3日,改為“華東區鐵路管理局濟南扶輪中學校”。1950年1月14日,改為“濟南鐵路職工子弟中學校”。 1952年,學生增至1579人,學校遷至經八路3號。

    濟南鐵中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48年11月剛剛複課不久,接收工作組即帶領9名同學赴辛莊傷兵院,為濟南戰役傷員服務近3個月。1949年秋,黃河出現了60年來未有的特大洪峰,學校師生組成了治黃大隊進駐黃河南岸的趙家莊,擔負濼口以東百米大堤的防汛任務。師生們不分晝夜,抬土修壩,誓與大堤共存亡,達半月之久。二年級學生侯其瑞因及時發現險情堵塞洞口,受到治黃指揮部表揚。1950年2月,同學們積極響應“到一線去”的號召,踴躍報名參加軍事幹校。王誌遠同學割破手指寫下血書“捍衛祖國”四個字,第一個報名,共有20名同學獲得批準。12月16日,全市舉行了歡送大會。為了紀念這一激動人心的日子,濟南鐵中少先隊被命名為“12.16隊”。為徹底推翻蔣家王朝,解放全中國,又有40名同學隨軍南下,踏上了革命征程。1952年至1955年,先後有30名同學誌願參加勘探隊和支援邊疆的工作。

    1950年,學校成立了歌詠隊、文藝演出隊、廣播合唱隊,經常到廠礦企業和街頭進行演出。1955年起,定期在山東省廣播電台演出節目和教唱歌曲。1962年在山東劇院演出小話劇《向敵人開炮》,獲得創作演出獎。1964年排演了11場大型歌劇《三世仇》,先後在濟南鐵路文化宮、機車工廠和兗州、泰安等30多個單位及農村演出120多場。1965年冬,排練了《黃河大合唱》和《東方紅》歌舞片段,為鐵路地區單位演出。1978年,排演了大型歌劇《劉胡蘭》,在鐵路文化宮等地演出,場場座無虛席,至今仍為人們所樂道。

    回憶老扶輪中學,人們印象較深的是兩位老校長。首任校長張立誌,與事務主任星兆鈞皆係燕京大學研究生,教務主任、訓導主任及專任與聘任教師皆係大學本科畢業。但剛任職不久,張立誌因為日偽時期曾任濟南女師校長,於1946年5月以漢奸罪被捕。因沒有什麽罪行,半年後獲釋,辭去校長職務,前後不足一年。張立誌門裏出身,學識淵博,是扶輪中學的拓荒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