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5 靜海像一位遲暮的美人

    靜海縣位於天津市西南部,鄰接河北省。金朝置靖海縣,元朝並入會川縣,明洪武初以求“太平安定”之意改“靖”為“靜”,稱靜海縣,沿用至今。境內有西釣台、古西漢城等古跡。團泊窪自然風景秀麗,是鳥類自然保護區和旅遊地。“文革”期間,文化部在此設五七幹校,來自中央13個文學藝術團體和單位的900多人在此“學習改造”,其中有周揚、華君武、秦兆陽、吳祖光等知名人士。1976年10月,詩人郭小川似乎聽到催醒驚蟄的雷聲,寫下了一個戰士的宣言《團泊窪的秋天》。詩人筆下的秋天,萬木爭榮,生機盎然。

    靜海火車站占據著縣城最繁華的地段,寬大的站前廣場川流不息,昂然吸納著往來過客。老站與新站相隔不過百米,新站房佇立在廣場中央,旅行者在此購票上車,每天項背相望。而老站作為辦公用房,像一位遲暮的美人,背過身去,對眼前的情景早已司空見慣。如同鐵道線上的綠皮車和動車組列車——傳統與時尚,緩慢與快速。

    靜海車站建於1908年,為德國人設計建造,日耳曼風格。主體站房朝正東方向,結構為德式馬尾柁架建築,麵闊六間,四麵開有門窗,建築麵積655平方米。正麵候車處有三扇大門,中間大門略寬,牆上寫有“靜海站”三個黑色遒勁的大字。每扇門窗兩側均有磚砌方柱,上有磚拚造型,兩側房簷下有磚砌菱形圖案。樓房主體為灰色和淺赭石色,室外門窗為紅色。樓高兩層,共有房屋20間。整體分為三部分,中部一層為候車廳,兩側為辦公用房,二樓也為辦公用房。房頂紅筒瓦,直接固定在櫞上。屋頂有磚砌煙筒六個,且高大有節。由於靜海地處中國北方,冬季寒冷,德國人建造站房時修建了壁爐,煙囪用來排放燒炭的濃煙。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煙囪倒塌,現在樓頂的煙囪為震後重建,比原先的矮小了許多。

    砌牆為實心牆,膠結材料為石灰糯米漿,接縫處向外凸出,基礎是磚,牆壁也是磚。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是旋轉式木樓梯,隻容一人通過。因常年踩踏,樓梯中間處已有些變形。一樓樓梯口有木柵欄,一層15個房間全部相通。門為格門,過門石為大青石,台階三層為水泥結構,室內地麵為水泥地麵,二層地麵材料為木板。房子後麵是一個長方形小院,約300平方米,兩側有拱形門,門頂部有磚砌圖案,牆體是磚砌六根柱子造型,中部以石灰填空。站房周邊有數棵國槐環繞,據說都是建站時所栽,如今已葳蕤蔥蘢,遮天蔽日。遠遠望去,國槐像寬厚的母親舒展胸懷,將一方異國風情穩穩地攬入懷中,建築形態實現了驚人的統一。2007年10月,靜海火車站被評為“天津十大不可移動文物”之一,有關專家認為此建築是“至今保存比較完整的外國建築在鄉村的特例之一”。2009年3月,“津浦鐵路線靜海站”收錄在國家文物局主編的《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中,成為天津市三大重要新發現之一。

    今天的靜海站修葺一新,但鮮豔的色彩遮蓋不住累累的彈痕。1937年8月3日,日軍派出一個聯隊進犯靜海縣城。我部隊是著名的29軍,此時擔負平津一帶的守備任務。1933年3月至5月期間,宋哲元所部29軍在長城的喜峰口和羅文峪一線,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的猖狂氣焰,大大振奮了當時屢受外敵欺侮的國人。678團團長朱春芳為避免與裝備精良之敵打陣地戰,以第一營守車站,第二營守縣城,但把陣地設在城外,以護縣城;第三營在天津、靜海間遊擊,鬼子來時,襲擊後方。敵多次來犯,均被擊退。敵出動裝甲車向車站進攻,被遊擊隊從後麵包抄,截斷了退路。敵修複鐵路時,又被擊斃十多人。8月22日,良王莊2000多敵人也被調來參戰,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猛攻車站和縣城東西兩頭,激戰五晝夜,我軍工事盡毀。期間爭奪陣地四進四出,兩營長受傷,連排長傷亡過半,全團2400多人僅存700多。戰至24日11時,靜海城陷,車站也淪入敵手。開闊的平原上無山無河,無險可依,隻有車站堅硬的外殼,剩下的就是血肉之軀了。子彈打光了,勇士們把刀把加長三尺,與敵反複拚殺,整整抵擋了21天,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