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人嗎?

    來自南佛羅裏達大學的Jamie Goldenberg是一名“恐懼管理理論”研究員。有趣的是,她將這一理論應用到兩性問題上。一旦你認識到了存在的終極意義及與存在有關的其他問題,那麽,無論是對待飲食,性,還是他人親密的聲音和氣味,你都將受到這種認識的影響。類似地,意識覺察範圍之外的那部分事物,總是有偏見地與我們所重視的價值和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開著玩笑。積極心理學並未把足夠的注意力放在無意識進程上,而自我報告式的問卷並不會中斷無意識進程,在完成一份自我問答時,你的答案未必會與你在假設情境真正發生且有多種選擇方案時的實際行為相同。

    現在積極心理學還有哪些您認為難以攻克的領域?我是指,對新手來說,哪些是真正的艱難險阻?

    一切與非線性動力學有關的事物都是複雜的。

    能否請您說得更詳細些?

    比方說,Barbara Fredrickson(芭芭拉弗雷德裏克森)提出的“三比一正麵情緒率”,它的理論基礎是,人類的經驗和行為都是動態和非線性的。想象一下某個組織裏一天之內的許多瞬間。這裏存在許多可被計算的數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何時、何處有一個吸引力、兩個吸引因素,一個吸引積極瞬間,另一個吸引負麵瞬間。這兩個吸引同時發生著作用,就像一個人的靈魂有兩個真空。但這個觀點認為,如果你的積極情緒達到一個特定的比例,那麽你更有可能良好地運行自我。我能理解剛剛我所說的每一句,但推導出此結論的數學原理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我該怎樣用這些知識去理解一個人有意義或無意義生命瞬間的比例呢?這些數學公式又能如何幫助人們聰明地利用時間和精力這兩種有限貨幣來度過每一天?既然我們知道了生命體驗有一些特定的比例、頻率或持續時間能使他們帶來更圓滿的結果,那麽我們該如何將這一概念運用到理解和提升生命質量上呢?這裏似乎存在著一個能計算非線性人生軌跡的數學表達式,但我不知道該如何計算,所以我有些辭不達意。

    如果一個人想變得更快樂,提升個人幸福和幸福感所依靠的最佳方法?

    資料表明,對生命開放的每個瞬間欣然接受並充滿感激是一個好方式。這其中包含了感恩和智慧,而感恩和智慧又是兩個相互交疊的圓圈。感恩是對已經得到的福祉的敏銳覺察;智慧則是一種對迎接每個未知事件的開放心態。二者融合了人生態度、思維方式和意識的引導,使你能捕捉到生命中的特別瞬間並讓他們的存留給當下的生命帶來活力、給未來某時回想起的時刻情緒飽滿。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在積極心理學界,您在好奇心領域的研究被廣為人知。您是否能和我們聊聊好奇心這個話題?

    好奇心是眾多使積極心理學其他元素正常工作的發動機之一。如果缺少對自我優勢的明確認識及其有效應用方式,一個人很難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新的境界。我應該在什麽時候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當你掉轉這個探索如何最佳運用優勢的發動機的方向朝向自己時,就來到了自我觀察的世界。這和平常一般人們如何看待好奇心是剛好相反的。通常我們認為,好奇心是一種麵向新穎、具有不確定性或有挑戰性的外在世界人、事、物刺激的思維方式。而為什麽好奇心,或好奇心領域一直保持著長足的魅力,可以說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想到它可以像激光一樣,在任何時候既可以向外又可以向內發射。我們花了那麽多時間用於提升積極情緒,卻忽略了總結、默思的步驟和思考什麽是我們認同的價值、什麽對我們有意義、什麽是我們現在需要的、什麽是這個星球在未來一百年需要的這些事情的重要性。當我們發掘事物的意義,這樣的思維方式通常會給我們帶來積極體驗,雖說這個探索的過程本身是一種平緩淡然的情緒狀態。一方麵是對外在世界的意義及用積極體驗構建美好生活的探索,另一方麵是花時間進行自我反饋、總結及推進人生重要價值目標的達成,因此,在應該如何平衡這兩者的關係的議題上,仍有大量研究和理論的空間需要被填充。默觀、內省、保持對自我的好奇心,這一係列意義生成係統將會成為積極心理學未來的一個多產領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