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似玉之石冒充真玉

    石之似玉者甚多。假玉不容易偽造,於是造偽者想出一種方法,即把似玉類的石頭,如珷、玦、璉、璷、琥、瓀、瓔、瑕等做成各種器物,以冒充玉器。對於玉質鑒別不精者,極易為所欺騙。冒充的第二個手法是把石之次於玉而頗似劣等玉的一些石頭,如瑉、現、珸、囗(王昏)、堅、璻、囗(王燮)等做成器物,人多以為玉之低劣者,其實它不是玉。市場上以石頭冒充真玉的,以江蘇、山東產的石頭為最多,如江蘇句容縣茆山產的石頭,色白而有光輝,有水石冷白色,或有水路或有飯糝色。好者與真玉極相似,質地堅,硬度大,有時刀也刮不下來,製器頗易欺世。六合縣靈岩山產的石子,俗名寶石,佳者極似玉,其堅潤處尤勝於玉。常有以此碾念珠、鈕、豆、手戒、釧鐲等器物,很難辨別出它是假玉。山東萊州產的石頭有白色、碧色兩種,俗名萊州石。白者尤勝於碧,佳者甚為光潤頗似玉。除了白、碧二色外,亦有白帶糙黃,碧帶談黯冷色的,以後者為最多。用萊州石製造的器物,即使有鑒別玉器常識的人,稍不小心就會上當。

    三、將舊玉改做修補

    古玉完整的名器,品質佳美的玉器都不易得。但破碎的殘片,品質低劣的玉器尚可得。作偽者針對這種狀況,往往將殘器改做或補整。如舊璧一塊,業已破碎不完,作偽者為了索取高價,就視其破缺情況進行改作。倘缺破一半,就將餘的一半製為璜。如缺四分之一則改為塊。如裏口殘缺,則磨去一層改為瑗。如外邊缺破則磨去一層改為環。諸如此類,變化無窮。因此若遇到璜、玦、環、瑗等物首先要考慮是原物呢?還是經過後人改做的。

    其補整之法亦甚精妙,隨所缺處而量予補整。如佛像一尊缺任何一部分都不行,如此就另尋一相同玉而製成其所缺部分,再用白礬焊接起來。如一件如意破碎數段,則截取頭中尾三部而以他物嵌之。雖經補整,仍為有價值的器物,有可取之處。還有利用不佳的舊玉製為器皿,或改做其它物的。這種情形以宋時玉質為多。作偽者往往把宋時品質不佳的玉作成山子石、筆架等類的大器。後來的人又再把這些大器取其精英的部分鋸成多塊,隨其大小形狀再仿製為古器。器雖新,而玉實古。

    2.宋代仿古玉器

    北宋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更加促進金石學的興起,城市經濟的繁榮,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宋徽宗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愛好藝術,這對工藝美術的發展給予巨大的影響。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長了仿製古玉之風,周朝、漢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玉等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熱於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學的形成,興起了一股複古集古玉的熱潮,為滿足社會需要,宋代訪古玉大量湧現,訪古玉的淵源雖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唐代也有仿製,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大量仿遠古時代造型的玉器是始見宋代,因此,意義上的仿古玉應是宋代開始的。

    有關宋代仿古玉的文獻及實物材料非常零散,另外,考古發現的宋代玉器就很少,其中仿古玉器就更少。因此,確定宋代仿古玉器的典型器物,研究其風格,還要借助於對宋代玉器進行總體的排比和類比。宋代尚占之風盛行,大量仿古器物出現,其根源在於皇室的提倡。初,議禮局之製也,沼求天下古器更製尊、爵、鼎、彝之屬……(《宋史?禮一》),設置議禮局,更製古器是末代禮製的需要,它大大地推動了仿古器物的生產。仿古器物出現的另一個原因是古玩市場的存在。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玉器是當時的重要商品,市場上出現了專門販賣玉器的商店,這些商店販賣的玉器,除了應時作品之外,還包括仿古玉器。《武林舊事》較多地上述了宋代玉器的使用情況,對仿古玉的使用也有一些上述:“就中間沉香桌兒一隻,安頓白玉碾花商尊,約高二尺,徑二尺三寸,獨插照殿紅米五隻”(卷七)。商代大件的白玉製品很少,更不見玉尊,這裏所指的白玉碾花商尊,無疑是一件仿古作品,高二尺,徑二尺三寸,屬矮域形,是目前知道的最大的宋代玉雕仿古彝。《武林舊事卷九·高宗幸張府節次略》記“進奉盤合,……空器;……玉香鼎一,蓋全。玉古劍琅十七件”……“玉古劍瑙”名稱中雖稱古器,其中也可能有仿古作品。從這段祀載中可以知道,宋代一些人曾通稱玉器為“寶器”。宋代的仿古鼎,似曾用來焚香。

    宋代的金石考據學對仿古玉的產生有較重要的影響。一般看來,一個時代的仿古玉製造,尤其是仿古效果的好壞,不僅取決於琢刻與作偽技術,還取決於當時社會對於古玉的認識。因而宋代對於古玉的研究與鑒別,曲折地反映著當時仿古玉製造的某些情況。目前能夠看到的宋代考古研究書籍主要為《三禮圖》、《考古圖》、《宜和博古圖》等。《三禮圖》為早期著作,對古器名與實物的對應關係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但實物依據似不充分,因而某些器物的圖形並不準確。後來的著作多從實物出發加以考證,描繪圖形,研討其古,對古代青銅鼎彝之器頗有研究,並涉獵玉器。受此影響,宋代的玉製仿占彝在造型上與古器較接近,從整體上看,宋代對於古玉器名稱與對應關係的研究較薄弱。《三禮圖》中瑙玉圖、祭玉圖考定的器物雖多,但繪圖所示絕少古器,《考古圖》(卷八)考定玉器數件,其中包括穀璧、佩玉、帶鉤及玉劍飾所繪圖形絕類古物。直到元代,金石考據學者對古玉考定的範圍還很窄,朱德潤所著《古玉圖》考定古玉米數件。因而可以說,宋代對於古玉的認識,仍是剛剛起步,準確的認識僅限於部分劍飾、飾玉及為數有限的器皿、禮器,可以說來代的仿古玉器主要表現在仿青銅器方麵,並有一定數量的仿古佩玉,劍飾、帶鉤及玉禮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