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蒼蠅出落黑悠悠,飛入長朝殿裏頭。

    渴飲皇封真禦酒,安眠枕簟伴綾綢。

    話說魯妃遭貶,受不住冷宮的苦楚,欲尋自盡,便把牙根一挫,恨了幾聲,頸向汗巾圈內投去,兩足一蹬,懸空而起,霎時間悠悠頂上走了三魂,失去七魄。其年未到二十,該是魯妃年輕享福太過,遭此枉死。張內侍直到次日知曉,慌忙報與正宮。林後即差了一員內官相驗,舍她一口薄板棺木成殮,當時抬出冷宮。這是魯妃的結果,不用細表。

    且言金鍾一響,漢王臨軒。滿朝文武參拜已畢,早有李總兵進朝繳旨,俯伏金階,口稱萬歲。漢王便問:"奸相可曾捉得否?"嚇得李陵口稱:"主上,臣奉旨帶領官兵圍住奸黨府第,臣到裏麵細細搜尋,不知何人走漏消息,單走了毛延壽一人,隻將他滿門家眷:男人五百十四口,婦人二百三十三口,一齊綁在午門外候旨。外有逆賊簿子一本,毛府已封,請旨定奪。"漢王先將他家產一看。一麵看著,一麵隻是搖頭吐舌道:"好大膽奸賊,富堪敵國,狼藉贓銀,犯禁之物不少,謀逆之意已顯,今日露出奸謀,逃走毛延壽一人不打緊要,隻怕縱虎歸山,孤的江山從此不太平矣!"連歎幾聲,便吩咐:"逆黨家眷七百餘口,押赴東教場,一概斬首。就命李卿臨斬。"李陵謝恩,退出午門,即刻上馬,吩咐眾家將,把毛賊家屬不論男女,俱上綁繩,押赴教場,男東女西,紛紛跪下。隻等午時三刻,先是紅旗三展,後是黑旗三展,當空三個狼煙大炮,一聲呐喊,那些劊子手好似凶神,手執鋼刀,一齊動手,好不怕人,可憐那些:紅粉佳人刀下死,多情美女也亡身。

    三歲孩童饒不過,白頭老漢命難存。

    孀婦雖是多貞節,大數難逃命必傾。

    男男女女怎脫命,老老少少俱傾生。

    斬了七百幾十口,屍首推入亂葬坑。

    殺得天昏並地暗,走了漏網首惡人。

    李陵監斬已畢,叩了聖恩,繳了旨意,退出朝門。漢王又傳下旨意:"魯妃既已自盡,將她的父母一概削職,遞解回籍為民。再將旨意頒行天下,畫影圖形,捉那逆賊毛延壽。若文官捉住者,平升三級,官上加官;武官捉住者,官封萬戶,管理三軍;不論軍民人等,捉住毛延壽,榮封三代,世受皇恩。"一道榜文,頒行天下。

    散了滿朝文武,退入宮中,早有林後接住,便請漢王歸了正位,問問朝中事情。漢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隻走脫了一個奸臣毛延壽。林後道:"毛賊一走,指日風波又起矣。"漢王道:"孤已慮及於此,傳旨天下,拿捉奸賊。"林後道:"我主且免愁煩,這也是賊子惡貫未滿,任他漏網幾日,直到他運退時衰,也不怕他飛上天去。"說罷,吩咐嬪妃快排香案,伏侍西宮娘娘行禮。眾嬪妃答應,排了香案,挽著昭君朝王二十四拜,山呼萬歲。天子連喚平身,又命昭君拜見林後。林後扶起,口稱:"賢妹少禮,"又叫:"陛下,且休耽擱,快進西宮去成親。"漢王忙搖手,隻說:"使不得,為著魯妃住在西宮一年,把禦妻冷落昭陽,孤也算負心,若再到西宮,豈不是孤忘結發之情?"林後笑道:"妾非妒婦,我主何必如此說?快去西宮成親,了卻三更夢裏之緣。"漢王得趣,即便抽身,林後親送漢王、昭君到了西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