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年輕的、朝氣蓬勃的人,他們生在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們在知識經濟波瀾壯闊的背景下進入職場後幾乎馬上嶄露頭角,他們不同以往的新鮮氣質正在衝擊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職場“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

她無數次地想象過,再不用每天一絲不苟地梳妝著裝,可以素麵赤足,穿棉布長裙,頭發鬆鬆地挽起就好,心情好的時候就去吧點和有趣的客人聊聊天。

眼見著同事們陸陸續續地離開公司,亞勤歎口氣,忍著起伏的頭疼,繼續在電腦前奮力工作。隔壁格子間裏的張然探出頭,也歎了口氣。兩人相視而笑。

“喝杯咖啡吧。”反正還有至少3個鍾頭的加班時間,亞勤決定還是再工作一會兒。張然和她,笑稱是加班“難友”,都是對自己期許既高、對工作即便談不上熱愛也不容自己敷衍的女人,多少有些惺惺相惜。“不了,工作還壓了一大堆呢,先忙了!”

亞勤加班到淩晨,走出冷冷清清的辦公大樓,頓時悲從中來,自己一個女人,熬夜加班為了什麽?她摸了摸嘴角的皮膚,果然粗了。深深地歎了口氣,亞勤步入酒樓,要了一碗魚翅燉雪蛤,安撫自己的心靈和美麗。並決定明天去買一瓶昂貴的眼霜獎勵自己。

其實,這個班是不是非得加到淩晨,亞勤沒有仔細分析。她更沒想過,晚上加班太晚,勢必影響明天的正常工作。甚至,她加班所得,根本不夠給那碗魚翅燉雪蛤買單。但是亞勤是職場“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就必須沒日沒夜的工作,不管是否幹出成績,起碼要養成這樣的習慣。

亞勤是喜歡獎勵自己的人。她至今還珍藏著讀小學三年級時,她考了雙百分,老師獎給她的一本練習本。還有三好學生的獎狀,校際運動會的長跑冠軍獎座。獎勵,是亞勤前進的動力。離開學校參加工作,老板不像老師那麽愛獎勵人,亞勤就自己獎勵自己。

女人是消費的動物。亞勤說,一個成功的女人,不是在於她如何會賺錢,而在於她是如何地會花錢。亞勤愛逛街,看見好看的東西,便買下來,理由是獎勵一下自己。有時候,看中了實在太貴的衣服,別人以為她會知難而退,沒想到她照舊毫不猶豫地要獎勵一下自己。手癢花多了錢,換了別的女人,一定光知道懊悔,恨不得把那隻掏錢的手斬下來,但是亞勤不會,她會留著那隻手,用它去賺錢。

所以,朋友想要約亞勤出來玩,絕非易事。她的推辭不外乎兩種:一、我正忙著賺錢,昨天買了條1500元的裙子,得把那錢賺回來;二、哈哈,昨天談妥一單生意,賺了錢,正在享受法國大餐呢!亞勤的獎勵是為了更好地賺錢,亞勤賺錢是為了給自己更好的獎勵,惡性循環,所以亞勤很忙。

你別真以為亞勤就是一門心思地想享受法國大餐,哪怕是如此安靜高雅的餐廳,亞勤也還要不停地接手機談工作,不肯好好地品味美食。亞勤的那些價值不菲的化妝品和時裝,也隻是在買下來的那一刻意義重大,她哪有那麽多的時間去秀它們?而且獎品從來就是擺設,有誰還真指望它有多實用?

亞勤最近給自己的獎勵是麗江7日遊,臨行前,她揣上了筆記本電腦。自從兩年前去了趟麗江回來,亞勤就念念不忘那裏的悠閑散漫,她覺得那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有必要這麽辛苦嗎?你要亞勤少工作一點,那她拿什麽來獎勵自己?你要亞勤少花一點,那她自己賺來的錢不花,難道留給別人花?這個問題,連亞勤自己都不肯深究,一深究,可能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