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實是甜蜜的。

誰看誰的臉色?

常有年輕氣盛的朋友,在單位受了一點點委屈,就想不開、鬧情緒,最終發展到辭職不幹。對於這類朋友,我欽佩他們的傲氣,卻很不認同他們的做法。

正確的做法該怎樣?對於這個問題,最經典的回答來自於一位廣告界青年才俊,他說:“頭三年學藝未精,隻能看老板臉色,這並不丟臉;有本事的人,三年後成為不可或缺的骨幹,讓老板看你的臉色。”

這位老弟對此有親身體會:他剛進入本地最大的廣告公司時,發現大學裏學到的東西,在實際應用中並不夠用也不管用,致使辦事成功率很低、出錯率很高,他為此受到的責罰也很多。那時候不論寒暑,他都自覺地把領帶吊在頸子上,“好讓焦躁的老板方便地拽緊它大聲訓斥”。但是慢慢地,再遭老板訓斥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兩三年過後,老板見到他時,變得跟換了個人似的,非但不說一句重話,有幾次該老弟耍耍大牌,老板居然也不惱,還陪著小心。

老板不能不賠小心,因為這位老弟現在已經是個“有本事的人”,舉凡展覽、策劃、文案、平麵設計等都很有一套,並獲獎無數,是那家廣告公司的台柱和招牌,當然他也賺到了無數鈔票。他的確可以揚眉吐氣,因為他有反過來讓老板看他臉色的資本。至此,你是否也已認為:這位老弟有今日之成績,源於他沉得住氣、懂得臥薪嚐膽?

曾經總結過一個小小的規律,有兩個階段是公司員工離職的“高發期”:一是新員工加入3-6個月的時候,他們尚處於適應和觀望狀態,其時若發現自身性格、能力與單位的要求存在差距,特別是在工作中遇到一點小挫折、受到一點小責罰,就很可能導致負氣跳槽;另一道檻,是當員工在一家企業服務2年左右後,對本職工作已相當熟悉、急欲尋求突破和提升,但現實情況卻並不總盡遂人意,他們極端的反應可能會是——痛恨上司沒眼光、又自忖遇人不淑,這口氣咽不下去,遂以辭職來抗爭。

辭職真的有效嗎?一位公認的事業成功人士這樣說:“我辦公室抽屜裏現在還鎖著五六份辭職信呢——都是過去寫了沒交的。”他偷偷告訴我,好幾次,他與老板為一些事情鬧得不愉快,都以為非走不可了,但轉念一想:選擇現在離開,並非最好的時機,因為隻能證明自己的失敗;還不如暫且壓壓火氣,拚命拉一些客戶,成為獨當一麵的人物。他計劃好了,要等到時機成熟再辭職,好讓公司一下子遭受重大損失、陷於被動,也讓老板為失去一位精英而追悔莫及、大受刺激。

那五六份辭職信,最終還是都沒交成。因為1年多後,憑著自己的努力,他發展了不少忠實的客戶,也因此獲得了老板真正的信任和授權。該朋友如今官至營銷老總,待遇優厚得驚人,我想即使用大棒,也休想把他從那家公司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