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交,中兵伐謀,下兵伐城。所謂職場如戰場。據調查,在造成上班族工作壓力的原因中,“人際關係的緊張”已排在壓力源的第一位,在日益繁重的現代工作裏,如何擁有並善用溝通已成為創造辦公室和諧環境、提高工作舒心度和減輕壓力的不二法門。

    (1)“郵件門”引發溝通大討論

    年關將近,若要對2006年的職場做一番評點的話,驚動外企圈的“史上最牛的女秘書”瑞貝卡所引發的“郵件門”事件估計將以高票當選。兩位主人公中一個是在公司服務了多年的高級秘書,一位是有著豐富經驗的管理高層,卻因為在處理鎖門事件時溝通不當,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最終以雙雙離職收場。而在2006年4月,一位年僅24歲,供職於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的白領也因為上司對自己“冷處理”而倍感壓力,最終選擇用極端的方式了斷年輕的生命。他過於內向的性格,與上司缺乏溝通的原因讓他猜疑公司不給其安排工作最終導致不幸發生。

    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家胡八一認為,人際溝通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和社會過程,在大部分組織中,溝通不暢是其麵臨的一個基本問題。從人際誤解到財政、運營和生產問題,無不與溝通低效有關。而這種溝通不良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一個是從上到下的溝通障礙(從管理者到員工),另一個是從下到上的溝通障礙(從員工到管理者)。

    向下溝通容易出現信息膨脹效應。傳遞環節越多,越容易出現膨脹和歪曲。在一家外資化妝品公司做秘書的Carol就碰到這樣一件好笑的事情。她的老板有一次交代道:“查一查我們有多少人在上海工作,星期三的會議上董事長會問到這一情況,我希望準備得詳細一點。”由於當時沒來得及將詳細情況記下,Carol就直接電告上海分公司的秘書:“董事長要一份在你們公司所有工作人員的名單和檔案,請準備一下,我們在兩天內需要。”可讓她吃驚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她被告之到公司大樓樓下簽收四大箱航空郵件--原來,接到電話的分公司秘書害怕漏掉重要信息,在傳達時告訴其經理:“董事長要一份我們公司所有工作人員的名單和檔案,可能還有其他材料,需要盡快送到。”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自下而上的溝通則容易出現信息壓縮效應。一般是好消息向上報,壞消息被過濾。結果導致高層不了解下情,做出錯誤決定。

    雖然要實現有效溝通不容易,但專家認為,如果一個企業不重視溝通管理,久而久之可能會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無所謂”的企業文化。員工做什麽都無所謂,有了問題既不找領導,也不去消除心中的憤恨;管理者也對什麽都無所謂,不去主動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這種氛圍下,員工更注重行動而不是結果,管理者更注重布置任務而不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發展下去,這種局麵會使誤會加深,矛盾集中,最終導致類似“郵件門”此類事件發生。

    (2)溝通原則:從了解人性開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