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相信夫婦是社會單位,所以麥當勞對員工的太太也視如同仁。而且,就員工自己來說,自己的太太被重視,自己能不高興嗎?

    對太太都這樣,對員工的激勵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而且每種都從根本上達到了激勵的效果。讓他們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

    五、鬆下幸之助:你的尿水曾經變紅嗎?

    鬆下幸之助曾經接待過一位經銷商,這位經銷商向他抱怨最近的生意不好,賺不到錢。這是一家有40多年曆史的老店,這位經銷商執掌老店也已20多年,雇傭職工40餘人。

    鬆下幸之助非常同情他的情況,但卻問了一句令這位經銷商當下莫名其妙的問題,“你的尿水曾經變紅嗎?”接下來,鬆下幸之助先生做了解釋:“經營事業是非常困難的,當你陷入困境時,必須竭力地思考對策,才能發現一絲曙光,擺脫困境,有時候必須徹夜不眠。而到你精疲力竭時,尿水便會滲著血變成紅色。”經銷商慚愧地說:“不,我從來沒有過這種經驗。”鬆下幸之助接著說:“如果現在你的事業順利,你的尿液當然不會變紅,可是現在正麵臨著困難,店的前途完全在你的掌握,四五十個員工的安定生活也靠你,你還沒有擔心到尿紅,卻隻會向我訴苦,我認為你還沒有全力以赴,這絕不是肩負四五十位員工生計的老板應有的作風。我希望你能認真地思考提升業績的方法,直到尿水變紅為止。你必定可以想出一個對策。”

    “鏈接參考”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使無數的革命者在戰爭年代對於革命事業充滿激情,湧現出方誌敏、黃繼光、邱少雲、董存瑞以及張思德等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是毛澤東用於鼓舞士氣的激勵理論的典型,從理論的層麵我們可以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分為二層,第一層“不怕苦”,由於戰爭的不可選擇性,決定了其自然客觀條件肯定是艱難的,所以“不怕苦”就是戰爭對於戰士一種基本的要求。第二層“不怕死”受主觀能動性決定的因素具有可選擇性,戰爭中是否需要犧牲生命,其實是可以選擇的,而用於激勵的因素就成為戰士選擇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說激勵因素確實可行,戰士就是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們在匹茲堡市9個企業中,采用“關鍵事件法”,在203名工程師和會計師間進行了訪談,問題包括“什麽時候你對工作感到特別滿意”,“什麽時候你對工作感到特別不滿意”“原因分別是什麽”等。根據他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赫茨伯格積累了影響這些人員工作的各種因素的資料。接著他就著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們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和滿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滿足。結果發現,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於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麵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於工作環境或工作關係方麵的。因此,他提出了兩種激勵理論:保健因素,激勵因素。就像毛澤東提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樣,從精神的層麵揭示了激勵的根本規律。理論全名叫“激勵、保健因素理論”。這是一種研究員工行為常用的激勵理論。雙因素理論顧名思義,包括兩個方麵: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所謂保健因素,就是那些能造成職工不滿的因素,它們的改善能夠解除職工的不滿,但不能使職工感到滿意並激發起職工的積極性。所謂激勵因素,就是那些使職工感到滿意的因素,唯有它們的改善才能讓職工感到滿意,給職工以較高的激勵,調動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第十三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與創建學習型企業文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