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飛龍企業的發展飛龍公司從單一的區域市場,發展到全國市場,企業在發生著量變到質變的轉化:競爭對手、競爭產品日益加劇,企業外部環境發生了質變。這些變化已不是一個人靠能力、精力、學識、經驗等能夠予以應對的,必須發揮一個管理團隊的作用,必須調整管理模式,使公司各部門、機構,充分發揮並行使其職權。但是,薑偉並沒有意識到在管理決策上應隨企業快速發展而變化,依舊高度的個人獨裁與集權領導。“偉哥”事件前,曾有人給薑偉打過招呼,說國家藥監局對飛龍誇大“偉哥開泰”的宣傳十分不滿,準備處罰飛龍,但當時“偉哥開泰”在全國賣得正火,三個月回款6000萬,薑偉根本沒把這種提醒當回事。結果國家藥監局“614”文件一下,飛龍公司頓時陷入巨大的災難之中。

    四、IBM“長板凳”計劃中的變化

    翰威特公司2003年評選的美國企業“領導人才最佳雇主”名單上,IBM名列榜首。紐約《世界經理人》雜誌在2002年推出的“發展領導才能的最佳公司”排名中,IBM同樣榮獲桂冠。

    應用“長板凳”接班計劃。接班人計劃是IBM完善的員工管理體係中的一部分,它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Bench(長板凳)計劃”。“Bench計劃”一詞,最早起源於美國:在舉行棒球比賽時,棒球場旁邊往往放著一條長板凳,上麵坐著很多替補球員。每當比賽要換人時,長板凳上的第一個人就上場,而長板凳上原來的第二個人則坐到第一個位置上去,剛剛換下來的人則坐到最後一個位置上去。這種現象與IBM的接班人計劃及其表格裏的形狀非常相似。IBM的“Bench計劃”由此得名。

    IBM要求主管級以上員工將培養手下員工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每個主管級以上員工在上任伊始,都有一個硬性目標:確定自己的位置在一兩年內由誰接任;三四年內誰來接;甚至你突然離開了,誰可以接替你,以此發掘出一批有才能的人。IBM有意讓他們知道公司發現了他們並重視他們的價值,然後為他們提供指導和各種各樣的豐富經曆,使他們有能力承擔更高的職責。相反,如果你培養不出你的接班人,你就一直待在這個位置上。因為這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你手下的人好,你才會更好。

    IBM認為領導力的培養不僅僅在於公司內部領導人才的發展,而且也在於對公司價值鏈條中的外圍戰略夥伴的培養。外圍領導力的培訓主要是:高質量的團隊決策力。幫助業務夥伴們學習製定團隊決策的方式,根據麵臨的挑戰,選擇合適的決策方式,也就是團隊開會前,就要確定決策的方式是個人決策、少數決策、多數決策、共識決策還是一致決策;解決團隊中的衝突。IBM認為衝突會創造和諧,僵局可以提高決策的質量,爭執和誤解使團隊更加團結。好的領導者要把衝突用做培養關係和促進任務的工具;分享領導力。IBM認為團隊的聲音越持久洪亮,領導就能夠頂著迎麵吹來的風越耐久地飛行——直到別的新的領導來接替它的位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