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梁啟超、胡適、鄭振鐸諸先生關注佛典文學算起,佛教文學的研究業已超過八九十年的時間,中間曆經項楚、孫昌武、陳允吉、陳洪、巴壺天諸先生的引源導波,吳言生、周裕鍇、張弘(普慧)、陳引馳、杜鬆柏諸教授的推波揚瀾,佛教文學的研究漸次深入,研究隊伍逐漸擴大。尤其是近二三十年間,與佛教文學研究相關的著作如雨後春筍,佳作迭湧,但驚喜之餘也常令人惋惜:佛教文學研究曆經近百年的發展,學科意識卻殊為淡薄,至今佛教文學的研究範圍、定義等模糊不清。也正因如此,導致佛教文學的研究無係統性,研究隊伍不專業等諸問題。

伴隨學科分類的日益細化,我們有理由相信,佛教文學將會發展成為一門新學科,至少會成為新的專業方向,有關此點當然不是空中樓閣之想,目前的佛教文學研究的成果及研究者的數量為這一設想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一理想的實現首先依賴於加強建設佛教文學學科的意識,厘定佛教文學的概念,培養專業的研究隊伍。

當前,佛教文學研究的深入和隊伍的培養迫切需要一部係統的佛教文學史,它不僅要體現出佛教文學的發展軌跡,還要將學科意識貫穿於寫作中,彰顯出佛教文學的內容分類、研究範圍等,拙作《中國佛教文學》正是嚐試在這種思路下寫作。我們試圖勾勒出中國佛教文學的發展曆程,但因學識有限,難免掛一漏萬,故而不敢以“史”相稱,但這種史的意識在寫作中是自覺和明顯的。我們還試圖在寫作中體現出對中國佛教文學學科的理解,拙作的寫作中將佛教文學分為佛經的文學化和文學的佛教化,前者指漢譯佛典中具有文學色彩的經典,後者指中國文人或僧人作品中帶有佛教色彩的作品,這一部分又可分為文人創製和僧人創製,寫作中又著重突出了僧人之作。分類不一定合理,代表我們的一種理解。

本書第六章第二節、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第一節,計8萬字,由楊遇青博士完成,其餘部分由高慎濤博士完成。成書過程中因各種原因,尤其是時間和才力所限,不得不放棄原來計劃,因此存在全書風格不夠一致、論述有待加深等諸多不足,我們期待在以後漸次加強。我們也深知撰寫一本係統的《中國佛教文學史》非筆者二人所能完成之事,期待佛教文學方麵的著名學者能領銜完成。拙作隻是在初涉此研究領域後的習作,不足之處敬請各位方家指正、批評。

高慎濤 楊遇青

200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