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偈選自鳩譯《金剛經·法身非相分》,是一篇在我國流傳頗廣的名偈。明成祖朱棣《金剛經集注》引劉虯曰:“音聲色相,本自心生,分別之心,皆落邪道。”

    另一首更為著名的金剛六如偈也出自鳩摩羅什之手,偈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本篇選自鳩譯《金剛經·應化非真分》,因偈中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故通常被稱做“六如偈”。朱棣《金剛經集注》引王日休曰:“如夢者,謂當時認以為有,覺則悟其為無也;如幻者,謂有為法非真實,如幻人以草木化作車馬倉庫之類也;如泡者,謂外象雖有,其中實無;如影者,謂光射則有,光滅則無;如露者,謂不牢也;如電者,謂不久也。”北宋著名詞人晏幾道在《小山詞》自序中寫道:“追惟往昔過從飲酒之人,或壟木已長,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但能掩卷憮然,感光陰之易遷,歎境緣之無實也!”其撫今追昔、不可複得之感與“六如偈”多有暗合。蘇軾的愛妾王朝雲臨死時所念的也正是六如偈,死後為紀念她而建的亭子被命名為“六如亭”。

    鳩摩羅什譯文中的“八不偈”和“三是偈”也是流傳甚廣,為佛教界和文學界所共識,“八不偈”曰: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此偈出自鳩譯《中論》卷一《觀因緣品》,概括了大乘中觀學對世界的解釋,被佛教學者譽為“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髓”。此偈前四句常被稱做“八不中道”或“八不緣起”,是《中論》作者龍樹緣起性空理論的要旨所在。龍樹論師的立說發揚了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妙理。

    “三是偈”雲: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此偈出自鳩譯《中論》卷四《觀四諦品》,被佛教學者視為龍樹對於“空”所下的經典定義,因漢譯中有三個“是”字,故被稱做“三是偈”。龍樹在八不中道中雖發揚了性空無礙之理,但他所說的空並不是無,諸法雖空,但以假名論之則為有。“空”的意義是“不”,“不”是泯義、破義,並非對於“有”的“無”,而是超越有無的“中道”。這才是中道實相的妙體。

    偈頌在翻譯上多采用四言、五言、八言,尤其以五八言為多,多為四句或八句,與中土詩歌在體製上極其相似,但偈頌與詩歌還是有區別的。偈頌作為一種文體雖與詩相通,然偈語並不等同於詩,《祖庭事苑》“偈頌”條雲:“雲門所著偈頌,皆不立題目。或舉揚宗旨,或激勸後昆,非同詩人俟題而後有作。”指出了偈頌與詩歌是不同的作品。總體來說,偈子側重於弘揚佛法、闡述教義,表達對人生、社會、宇宙的理解等。筆者認為詩歌與偈頌有以下區別:

    1.詩一般具有和內容相關的詩題,而偈頌多徑直標明某偈或某頌,不同於“俟題而作”的詩。

    2.詩較有文采,尤其是自初唐以後注重聲律、對仗等文字方麵的雕琢,偈頌以不立文字為宗,不重文采聲律等,多質樸俚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