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政府則感到左右為難。一方麵,他擔心如果支持英、法,會把阿拉伯國家推入急於在中東擴大影響的蘇聯懷抱之中。另一方麵,他也意識到,如果美國對這場實際上是由美國引起的危機袖手參觀,事態可能會擴大,甚至危及美國和英、法及其它西方國家的關係。於是,美國一方麵同意就運河事件同英法進行緊急磋商,另一方麵又對埃及宣稱,美國政府不反對其國有化原則。

    8月起,美英法邀請有關國家在倫敦先後召開了兩次會議討論蘇伊士運河問題。在第一次會議上,美國提出了“四點計劃”,建議建立一個管理運河的國際組織並設立一個管理機構,但不受埃及控製。這個建議為埃及拒絕。在第二次會議上,美國政府又提出“蘇伊士運河使用國協會”方案,想把使用國組織起來,目標仍然是要實現對運河實行國際控製原則。埃及再次拒絕了美國的建議。

    英法兩國由於害怕蘇聯把問題交給安理會,使自己處於以武力威脅埃及的被告地位,遂搶先於9月23日聯合寫信給安理會主席,要求安理會審查“埃及政府結束運河國際管理製度的單方麵行動”所造成的形勢。第二天,埃及也要求安理會就英法對埃及的行為進行審議。

    安理會於10月5日正式進行討論。由於各方分歧很大,在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的安排下,英法和埃及三方於10月9日進行了秘密會談,達成了六項原則協議:

    (1)保持運河通航自由,不得有任何歧視;

    (2)埃及主權應予尊重;

    (3)運河的經營應當同任何國家的政治不發生關係;

    (4)規定通行稅和費用的方式應由埃及同使用國所達成的協議來決定;

    (5)應付稅款中的相當部分將撥作發展之用;

    (6)一旦發生糾紛,蘇伊士運河公司同埃及政府之間的未決的問題,應當在規定有適當的職權範圍和具有關於支付應付之款的適當的規定的情況下通過仲裁來加以解決。

    這六項原則得到了安理會全體理事國的一致讚同。但英國政府認為,六項原則並不充分,從埃及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運河的先例來看,埃及並不打算恪守通航自由的原則,而很可能把運河用來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要想做到通航自由,唯有對運河實行國際共管。因此,10月13日,英法聯合向安理會提出了包括上述六項原則在內的蘇伊士運河實行國際共管的提案。提案的第一部分(即六項原則)得以通過,而對於提案的第二部分(即國際共管部分)未能通過,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蘇聯代表謝皮洛夫則行使了蘇聯的否決權。

    會後,英法同意10月29日與埃及重開談判,但實際上早就在積極準備武裝幹涉。

    10月13日,法、以雙方商訂了聯合侵埃的作戰計劃。14日,英法密談侵埃事宜。16日,英國首相艾登攜外交大臣塞爾溫·蘇埃德飛抵巴黎,與法國總理摩勒和外長比諾密談。艾登在密談時向法國施加壓力,要它確認以色列進攻的是埃及,而不是其他阿拉伯國家。他說,如果以色列進攻約旦,那麽英國將不得不根據1948年與約旦簽訂的友好同盟條約援助約旦。因此,它慫恿法國方麵說:“要打的話,從我們的觀點看來最好是針對埃及。”會上初步達成了英、法、以聯合侵略埃及的協議。

    從22日起,英法以又舉行了一係列會議,確定了代號為“滑膛槍手計劃”和“達卡希計劃”的軍事行動計劃:先由以色列進攻埃及西奈半島,吸引埃及主力東援;然後,英法從塞浦路斯、馬耳他、亞丁和巡航於東地中海的航空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最後,英、法軍隊向塞得港進攻,占領運河區,逼納賽爾下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